些莺莺燕燕,于是只带了双喜,与文兴一起回文家村过年。
那是我第一次见圆了房的二弟媳乔翠,她身量也长高了,眼神愈见清澈,和二弟文旺在门口迎接我们。二弟也是一幅大人的模样了,据说跟着舅爷出去学做生意,有了小成,老夫人很高兴,文兴却嗤之以鼻,士农工商,商人为最下等,难怪文兴看不起商人,虽然他如今用的都是我们马家经商赚取的银子。
二弟夫妻很恩爱,我瞧见二弟媳看着一家子团聚在一起,有些黯然,二弟就在案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她,想必是可怜她是个孤女。我心里一动,原来,看似顽劣的文旺却又如此纤细的心思,那个童养媳真幸运!我看向文兴,文兴的目光却黏在一个倒酒的丫鬟身上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丫鬟叫做于红梅,是个一心向上爬的主儿。
那个于红梅妖妖调调的,三天就把文兴的魂儿给勾掉了,双喜在房里愤愤地骂她厚颜无耻,双喜就是这么粗鲁耿直,虽是一心为了我,可是也把她在文兴面前的路给绝了。那个茉莉娇娇弱弱的,却是一心护着自家的公子,她开始和双喜不对付。可是后来她们却成了难得的好姐妹,用双喜的话就做:“同病相怜”。
文兴过了年就回任上了,带走了新纳的通房丫头于红梅。老夫人气得不得了,却拗不过儿子的好色心。也许天下的父母都如此吧。我没有回去,安心在文家村养胎,这里令我舒心,眼不见心不烦,我在文家村住得久了,才发现公婆和小叔子、弟媳都是好人,可惜的是,我嫁了一个好色成性的烂人。
弟媳乔翠是个热心人,我觉得她实诚,真诚,没有那么多算计,活得轻松自在,二弟也宠她,她怎么能那么好命呢?
生了冬哥儿,我安心地在文家老宅住着奉亲养子,过得是守活寡的日子,老夫人多次暗示我,让我去文兴任上,盯紧了文兴,我摇摇头,不想让儿子生活在妻妾争斗里。没想到,我们母子相依为命一待就是八年,八年,文兴没有尽到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他后来子女凉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孩子们幼时在需要父亲这个人遮风挡雨时,他与那些姨娘通房风花雪月,不理孩子们对父亲的渴求,等他暮年之时,需要孩子们的陪伴、安慰,孩子们也没有孝心坐下来陪他、安慰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抵是这个道理。
八年来,我看着老二夫妻恩爱和睦,生了一双儿女,在公婆面前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心里也是妒忌的。可是人家乔翠就是有帮夫运,文旺在她的协助下,成衣铺开得那么红火,短短的时间,文家铺子开遍了大江南北,老二夫妻南北奔波,夫唱妇随,是相当的恩爱甜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