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暗喜,从怀里取出两枚银镖,左右手拿好了,暗暗用力,轻轻将那块青砖撬了出来。
这里果然是个夹层。花天古伸手进去摸索,那夹层不深,稍一碰、摸到个东西。拿出来一看,却是个紫檀做就的木盒,大概房屋被焚时受了烘烤,表面一层焦糊。
花天古顾不得多想,急切将木盒打开,见里面有个黄绸包裹,解开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这黄绸里包的,竟是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那珠子白如羊脂,全无一点杂质,通体透亮、色泽圆润。手指一触,珠子里竟泛起一抹烟雾,似一幅流动的水墨山水,缠缠绵绵,令人叹为观止。
花天古见了这个宝贝,暗暗吃惊。自个儿在江湖闯荡许久,奇珍异宝也见过不少,但与眼前这珠子相比,简直连粪土都不如。只看这夜明珠,便可想见韩铮当年的富庶。想来乐极生悲,不知被哪伙强盗盯上了,终于惨遭灭门。
花天古一通瞎猜,不得要领。伸手将那夜明珠放在衣袋里,再去夹层里摸索。摸了半天,确定里面再无他物,这才将那块青砖依旧放好,起身拍掉手上的灰尘,下山去了。
花天古前脚刚走,汤沫后脚即至。要说这二人的造化,也的确令人感叹。
汤沫与花天古一样,也是为了寒飞儿来此。他一早向王全宝打听了这个去处,先在府衙歇了半日,便找个借口向辛知府知会了,只身往凤凰山赶来。
此时已是傍晚,碧水东流、日薄西山。净慈寺钟声一响,整个南屏山跟着回荡起来。钟声悠扬淡定,轻飘飘来到凤凰山山顶。
汤沫耳听南屏晚钟,眼见一片萧瑟,心头不免泛酸。他本想来找找线索、碰碰运气,但此情此景,却再也兴不起这个念头。随便找块石头坐下了,一边继续听那钟声,一边看那钱塘江潮涌,心神激荡,留恋不已。
正此时,一阵歌声传来,打断了汤沫的遐思。汤沫见有人来,细心听那歌词: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常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这一首《摸鱼儿》乃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所作,写的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故事,诗人借古喻今,感怀身世,曲调苍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