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舰船舱之内,沙牧丰正忙着摆酒待客。辜燕啸和汤沫坐陪,贵宾自然是立了奇功的花天古。沙牧丰将花天古让到上座,殷勤备至。对沙牧丰而言,这位神秘的“古先生”将银船劫回,实在是帮了自己一个天大的忙。
但今日设宴除了感谢,沙总兵还有别的目的。出海追敌时,沙牧丰只道倭寇劫走了税银。如今才发现银船上居然还有百十来个孩子。对此沙牧丰不禁奇怪,想这倭寇抢劫银两实乃家常便饭,但要这许多孩子有何用处?沙牧丰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既然这位“古先生”一直跟在倭寇身边,大概多少知道些消息,故而此番将花天古请来,也是想一并问问清楚。
一巡酒劝过,沙牧丰便开口发问:“古先生,您一路跟着倭寇,不知可曾听他说起过,带这许多孩子涉海前往倭国,究竟是何企图?”
花天古听沙牧丰此问,心中好笑。自己这几日为了不被发现,处处躲在角落,尽量不与人接触。倭寇们有何打算,他如何能够知道?于是答道:“古某所以上了这艘船,实因日前在破庙投宿,偶见这许多孩子被掳,心中愤慨,这才出手。这一路上在下刻意隐藏身份,未尝与人接触,实不知其中的阴谋。将军欲知端详,何不将那几十个俘虏细细审问,或可有所收获。”
沙牧丰见花天古一问三不知,略感失望。但又想花天古所言不错,有那几十个俘虏,还怕问不出情报?于是也就不再纠缠,只继续劝酒,四人痛饮起来。
喝了一会,沙牧丰突然想到一事,扭头问辜燕啸:“辜将军,如今带着银船,无法全速航行,船上又多了一百几十个孩子和那七八十个俘虏,不知给养可够支撑到船只靠岸?”
辜燕啸闻言轻松笑答:“将军勿虑,我军出海时准备了半月的给养,今日不过第四日,多那一二百人根本无关痛痒。何况银船上还有些粮食淡水,撑到靠岸不成问题。不过一旦回到大明,这些孩子和俘虏又当如何处置?”
见辜燕啸把握十足,沙牧丰也放了心。他摆摆手,示意辜燕啸无须Cao心善后的事,道:“这些孩子自然一一送回家去,此事你我不必费心,自有杭州府衙打理。至于那些倭寇么,统统压入我总兵府大牢即可,事后才慢慢审问,待问清了来路再做定夺。”
沙牧丰说罢,便劝几人继续饮酒吃菜,直喝到尽兴才各自回船舱歇了。汤沫虽一直陪着,心里却始终揣着个老大的心事。辛知府曾言,这群孩子都是东厂抓来给皇帝修什么道的,若交给杭州府衙处置,多半还得送去京城。沙牧丰此时尚不知详情,但此人是朝廷命官,纵然知道,恐怕也不会抗旨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