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不满,此人便是花天古。只见他朝辜燕啸一瞪眼,叫了起来:“辜将军,这些孩子都是在下冒死从倭寇手中救出,倘有什么闪失,可对不住古某。你将孩子与俘虏放在最后,古某人走在前面岂能放心?不是俺信不过你,但俺须得与孩子们同在一处,才好确保他们平安到达杭州。”
沙牧丰见这“古天化”这般矫情,不禁眉头暗皱。好在辜燕啸不以为意,对“古天化”笑笑,答曰:“古先生既出此言,也是人之常情。能与先生同船乃是辜某的荣幸,岂有拒绝之理?”
沙牧丰本想劝说花天古两句,但见辜燕啸这样讲了,便不好再反对,于是大笑着起身,斟满一杯高高举起,朗声说道:“此次出海追敌,有辜将军与两位侠士相助,方能克尽全功,大胜而回。来!沙某便借此酒以表感激之情,明日诸位再辛苦一天,此行便十全十美。届时沙某在杭州大摆庆功宴,与几位不醉不归。”
一杯干过,四人齐声大笑,宴席便在这一片笑声中愉快地散了。辜燕啸扶着沙牧丰去了上房,汤沫与花天古也各自回去休息。夜已深沉,军士们早已在一片涛声的抚慰下进入梦乡。海浪便似母亲轻推摇篮般拍打着昌国这一块军营的海岸,让每个人都度过了一个平静而甜美的夜晚。
五更天,太阳刚刚从海平面露出一丝光亮,海戍营内已纷纷忙碌了起来。孩子们昨夜被安排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过夜,花天古已来此看过,将今日的行程详细交代了。故而一早安排他们换乘船只,孩子们没有分毫异议。那七十六名被俘虏的倭寇也带着镣铐一同登了船。辜燕啸与花天古最后登船,在船坞上与沙牧丰、汤沫再叙谈几句。
花天古昨夜故意夸张言辞,为的便是留在孩子们身边指挥登岸逃跑。汤沫留在沙牧丰身边,则是确保大队人马一路前行,不要妨碍了花天古的行动。此事他二人早已商量妥当,自然心如明镜。
汤沫与辜燕啸拱手作别,心中暗暗可惜,此人打起仗来颇有名将之风,言语之间又满是豪气,不愧是条汉子。只是如今与花天古一条船,少时走失了孩子难免受到责难,汤沫心中不忍,却奈何不得,只得拉住他的手,满怀歉意地道别:“辜将军,相识几日,在下幸慰平生。此去杭州,愿将军一路平安。若再相会,愿与将军痛饮三百杯,一醉方休。”
辜燕啸似是看出汤沫的心思,也意味深长的回答:“大丈夫处世,行忠义于四海,揽天下于一肩。成败荣辱,自有天命。此去杭州,必不负平生之志,请少侠勿虑。”
于是护航舰队分作前后两支,前面由沙牧丰带着三艘沙船,拱卫住银船。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