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主任,咱们镇的农业情况我也大致了解一些,您在这方面比我内行,请您谈谈今后在开展工作中,有没有什么想法和思路?”王宝玉说得客气,毕竟赖兴安起来还算是毕恭毕敬,而且年龄也不小了,自己也没必要摆什么架子。
“王副镇长,早听说您在柳河镇把农业搞的红红火火,我深感惭愧。”年近五十的赖兴安脸上带着笑,先是恭维了王宝玉一句,然后才接着说道:“这清源镇的情况跟柳河镇不同,柳河镇是个山区镇,而清源镇是平原为主,针对山区的特产大都行不通。”
“这个我也知道,就比如黑木耳的项目,这里柞木资源贫乏,根本不能进行。”王宝玉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赖兴安的说法。
“东北这个地方,日照时间短,无霜期短,能种植的作物就是有数的那些,无非是水稻、玉米、大豆等。而这些粮食在全国范围来讲,并非稀罕作物,想要搞出些特色来,也很难。”赖兴安面带歉意的说道。
王宝玉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点点头说道:“有道理,您接着说。”然后充满期待的等着赖兴安提出建设性意见。
赖兴安停顿了下,有些尴尬的说道:“要说工作想法和思路,暂时还没有切实可行的。”
王宝玉瞪大眼睛,嘴里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赖兴安唠唠叨叨半天,等于什么也没说,样子自己刚才问的都是废话。但是作为一个领导,不想办法没思路,那是根本做不出成绩来,总不能就一直这样耗下去吧?
“赖主任早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还是因为地域情况限制了发展,还希望王副镇长理解。”孔超作为副主任,帮着赖兴安说起了话。
“嗯,赖主任,您是农业专家,懂得自然比我们多。这样吧!回去后您把能够种植的作物、包括蔬菜、药材等等,给我列个表拿过来,咱们再在好好研究一下,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王宝玉只能这样吩咐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赖兴安爽快的答应道。
通过短暂的对话和观察,王宝玉觉得,赖兴安应该属于那种知识分子型的干部,脑子容易被所掌握的知识困住,形成凡事从理论上出发,做事儿胆小的情况。这种人干点实事还成,改革创新恐怕就差了许多。
王宝玉暗自琢磨,自己样子还要下去到每个村都走一趟,从老百姓那里,兴许能获得些有用的信息。东风村那种情况,现在不也是红红火火的吗?而清源镇这么大的地方,王宝玉就不信农业这块就没有可赚钱的地方!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