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出的“戳戳帽”狠狠的摔在地上,捂着脸,抹着泪,从米粉店冲了出去。
“姜姐米粉”的风光日子犹如昙花一现,只持续了一天,到第三天,生意开始陡转直下,一下从五百多回落到四百多,第四天,又变成三百多四百不到,第五天,只有三百多点……开业一个星期之后,“姜梅米粉”的营收便如同皮球,在三百块这条线上来回跳动。
三百块的营收,米粉的成本,房租,人工水电各种开销加起来每天差不多都要三百块,各种杂费一除,一家人根本赚不到钱,完全是打白工了!
斤斤计较而又睚眦必报的张小军和谢德翠怎么可能打白工?两娘母第一个想到的应付困局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但源头一时半会儿没法开,那就只有节流。
节流的第一步,便是劝退了两个过来帮忙的亲戚,只保留谢德翠的侄女小袁。第二步,则直接把主意打在了米粉上——米粉少点,臊子少点,熬老汤用的筒子骨少放两根,东扣一坨西扣一爪,便是打的这些主意。两娘母自以为自己的动作高明无比,神不知鬼不觉,一般的食客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却小瞧了小市民的精明。
四方人好吃,不少人都是好吃狗。“姜姐米粉”的味道本就不咋滴,味道一般,不算顶尖,除了吃个环境,其他没什么可取之处。而就是这个所谓的环境,和四方的龙头米粉店“曾嫂米粉”相比,也是一个俗,一个雅,一个温馨,一个艳丽,在细节方面差了十万八千里。
“姜姐米粉”唯一的一个让不少食客流连忘返,勉强下咽的理由,大概就是店里的老板娘姜梅了。要是没有姜梅,2元二两的“姜姐米粉”怕是早就无人问津,门口罗雀了。
两娘母偷工减料的恶果在半个月后的营收上慢慢的反应了出来。原来还勉强能够维持300营收的“姜姐米粉”,一天减少几块,一天减少几块,半个月后已经跌破了两百块。现在的“姜姐米粉”,已经不是每天能够赚多少钱的事,而是每天亏多少的事了。
张小军和谢德翠这两娘母处心积虑,破釜沉舟的想学王吉昌的“一夜暴富”,却不成想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丢了收入不错的水平鸭生意,折腾光了上万的存款,更让两两娘母捶胸顿足,每每想起,饭都吃不下的还有那三万元的债务!
俗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张小军坐在店里发着无明业火,谢德翠说着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的阴坛话的时候,张小军以前在大市场卖水平鸭的“兄弟伙”,同时也是张小军的债主刘炎昂首阔步,抬头挺胸的走进了米粉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