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于是。后来胡毋生的弟子公孙弘逐董仲舒于胶西国,也就很正常了。
除这些人外,诸子百家的巨头,也各自纷纷放出了风声,要来一趟汾脽,瞧瞧汾阴的鼎。
在这些巨头威名赫赫的也不在少数。
譬如,当年说的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只能‘摄衣而起,再拜而辞’的当世最有名望的卜者司马季主,据说就已经从长安启程了。
此人要来的消息,让刘德警惕万分,如临大敌,更派出了几个宦官侍者日夜守在曹阳亭渡口,只要看到司马季主就要立刻回禀刘德。
实在是此人的名声太大了,见识太渊博了,名望太大了。
当年贾谊何等人杰啊!
在他面前被说的跟小学生一样,只能唯唯诺诺,连上车都不敢出声。
在此时,司马季主的地位大体上相当于后世天朝微博上的千万粉丝大v,影响大,受众多,说句实话,他要是一口咬定,刘德挖出来的鼎是假的,那么,就将给刘德的计划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甚至还可能让刘德的名誉毁于一旦!
因此,一听说司马季主要来,刘德立刻绷紧了神经,如临大敌。
为了应付司马季主可能的质疑和刁难,刘德这两天一直都在督促和监督着找来的工匠和巫师们清理随着汾阴鼎一同出土的陶片、砖瓦和龟甲,以图找到确凿的文字证据,另一方面,在造假和忽悠方面,刘德也没落下。
从清理出的陶片和龟甲,刘德也找到两块具有一些价值的陶片,但却都没有明确指出埋在地下的鼎是从哪里来的,只是记述了魏王与齐王、赵王盟誓,合攻桀宋,并拔宋国都邑的功绩。勉勉强强,算是一个旁证吧。
但仅凭那两块残缺不全的陶片上所记载的铭文,并不能让人特别是司马季主这样博闻广识的大牛心服口服。
所以,刘德准备两个办法来让司马季主闭嘴。
第一套自然是伪造一个魏王祀后土的祭文和一个记载了宋代国君初封之时的卜辞的竹简。
另外一套嘛,当然是跟天朝学的。
微博大v没事发发心灵鸡汤,造谣、借古讽今,不去管它,但他们要是想议论议论大长老,那就要请喝茶,查水表了。
司马季主虽然身份地位比起一般民间的算明先生高大上了无数倍,但他终究还是个庶民白身,没有高爵也没有官身,这种人假如真的要让他闭嘴也很简单,两个汾阴县的衙役就足够了。
最多等过两个月,再放他出来,然后说是临时工惹的祸就足够了。
到那个时候,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