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本想压一压,先应付更紧迫危急的乱局,免得触怒逼急了身份和作用正处于最特殊情况下的文成侯再添风暴,导致雪上加霜大宋局势彻底糜烂陷入不可收拾,等度过最艰难危险的这段时期,腾出手了再从容解决事涉文成侯的问题不迟。
他当时也和地位陷入尴尬老奸巨滑的枢密使沟通好了此事。
这本没错,算得英明决策。
否则,天下大乱,大宋统治陷入崩溃的形势下,若威望高得可怕能力又惊人的文成侯一怒造了反,那一切必定就完了。
事到如今实际仍然不是解决梁山可能存在强大兵力威胁的时候。
天下还远未恢复正常秩序,经不起再折腾。(\\www.zslxsw.com//)
文成侯,朝廷眼下也不敢动。
可田师中奏折的事揭出来了,闹得纷纷扬扬满朝皆知,事就捂不得拖不得了。
白时中玩政治比不上蔡京老辣,却也是个中高手,一听消息就知道这里面有阴谋。
必是有人在蓄意推动此事。
围剿桃花山强盗的战报若他再不上报皇帝处理,那么必定有其他官员上奏揭穿他压下这份奏折,到那地步就被动了,怕是神经质多疑到不可理喻的皇帝难免起了猜忌。若是皇帝怀疑他白时中和文成侯背后有什么交易甚至阴谋,那…..
白时中惊得一头冷汗。
压份奏折这点事似乎不大,但闹不好他失去皇帝信任丢了相位是最轻的。后果他承受不起。
问题是,这事上奏后的后果也可怕。
皇帝本就深深忌惮沧赵家族造反,一看梁山居然藏着一股能轻易消灭上万悍匪的精锐军事势力,沧赵人又一向以骁勇善战最出名,连强大的辽寇都抗得住,这股强悍势力又离东京这么近……皇帝还不吓得跳起来,哪可能不立即彻查梁山底细。
一查,麻烦了。
梁山若真藏有那么大实力,蓄谋造反就是肯定的,一查必反。
梁山若没想像的那种实力,消灭悍匪的数量上是造谣夸张,杀贼不是靠强大兵力而是靠什么妙策手段,一查也没好。
就朝廷这些阴险愚蠢官员,去了梁山还能有个好查。没事也能惹出事来。出事只怕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事尽情地查了闹了,可后果却都得白时中这个宰相担着。
可当今局势下,他担不起。
担不起,那就是无能,没用,不配坐在相位上,就得下台滚蛋。
就算能担得起又怎样?
这份奏折他只能主动抢先上报,那么查梁山的事怎么算也是他引起的,怎么算他也得当了正恼火又被激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