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三轮车……但我觉得还未必有这车方便。”
殷怜说道:“蒸汽三轮……?”她有点惊讶,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有这方面的计划。蒸汽三轮和自行车的用途是很大差距的。我觉得蒸汽车的上限比较高,适合长距离的快速旅行,而自行车比较适合在比较狭窄的街道上的短距离行驶……比如适合我去报社之类。”
沈律有点意外:“你看好蒸汽车?”
殷怜问道:“你不看好?”
沈律说道:“倒也不是不看好,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蒸汽车的使用效率不如人力车。”
殷怜思索了一下,却难以猜测沈律所知道的蒸汽车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但是她想了想之后,大概能猜想到具体的问题——这时候的火车都是蒸汽火车,本身速度慢,不节能,燃料消耗相当高,如果是同样结构甚至演化上几个版本的蒸汽马车,恐怕也依旧摆脱不了高燃耗的问题,在沈律看来当然性价比不高。
再说了,不管是早年的华夏还是此时的夏国,其实都不怎么缺乏人力。
殷怜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所谓“蒸汽三轮”的研发进度,就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下去,甚至没有试图劝说和说服沈律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因为她认为沈律的判断一点错都没有。
她来的时候通过AI下载了各种相关的技术资料,其实包括了这个时代发明的一些知名技术和各种前置科技。其中理所当然也附带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其中大部分有技术含量的机械技术,在早期都会面对一个能源的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各方面效能的问题。
利用蒸汽机让一辆三轮车跑起来……这算什么难题?但是如何让它高效,安全,节能,快速地跑起来,才是几百年的发展真正注重的核心。这其中设计的技术,精工,材料方面的发展,并非简单的,仅凭一些科技资料就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时候,是科技适应时代,而非时代适应科技。
在这个每天都有大量技术诞生并且被淘汰的工业革命时代,每一样技术在什么时间点出现是有命定的时间表的,早或者晚都难以得到期待的回报。别看殷怜拿着个设计图,她也就能根据此时的技术背景修改和挑选一些本身水平接近的技术,遇到一些技术水准不匹配的,还得进行降维调整,使之更适用于这个时代。
在有充足的技术储备的情况,是否能够强推技术进展?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那必须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相当于殷怜在攀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