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娜同志,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对库尔斯克南部的敌人实施反攻。就是敌人被现在入侵的地段被我们击退。我们想要进攻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也要经过最高统帅部的反复讨论研究后,才能制订出相关的作战计划……”
“大将同志,您是吓不住她的!”坐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科涅夫,忽然为我说起好话来了:“朱可夫元帅也曾经说过,她的鬼点子多,打仗会动脑筋,否则她也不会因为坚守马马耶夫岗,而在敌人中名声大噪。我觉得她在这种时候,提出解放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肯定还是有她的道理,我们不妨听听她说什么?”
对于科涅夫的提议,华西列夫斯基低头想了想,随后肯定地说:“好吧。奥夏宁娜同志,就把你的想法对大家说说吧,让大家也心中有数。”
华西列夫斯基让我发言,我肯定不会傻乎乎地告诉大家,说在真实的历史上,进攻库尔斯克的德军被击退后。就被迫转入了防御,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很快就能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我在脑子里迅速地组织了一下词汇,然后说:“元帅同志,两位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我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收到了瓦图京司令员的启发。”看到瓦图京脸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我连忙进行解释,“他说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而德军肯定要抽调部队去增援,这样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弱,反攻的时机就成熟了。”
“没错,奥夏宁娜同志。”瓦图京听到这里,点点头,肯定地说:“我是这么说的。”
我接着往下说:“德国人想挡住盟军向意大利国境的深入,就必须抽调足够的兵力去进行拦截。在这种时候,他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去抽调兵力呢?据我所知,曼斯坦因所指挥的部队,也是德军唯一能调动的战略预备队。”
“就算如此,你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华西列夫斯基表情平淡地问道。
“元帅同志,根据我的判断,随着曼斯坦因主力部队的调离,德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兵力将变得薄弱。”我望着华西列夫斯基信心十足地说:“而我们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部队,在得到了草原方面军的加强后,无论在兵力还是装备上,和德军相比,都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我大胆地推断,我们收复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的时间成熟了。”
当我说完以后,华西列夫斯基沉默不语,似乎已陷入了沉思之中。而瓦图京在迟疑片刻后,问:“奥夏宁娜同志,我想问问你,你可以用什么事实,来向我们证明你刚才的推断是正确的呢?”
瓦图京这么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我总不能梗着脖子告诉他,说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