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掠夺,补差价。然后开始通过工业生产,把十块钱的东西加工成一百块的。最后通过金融杠杆,把东西吹成一百块的。工业生产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办法,用技术把十块钱的东西分解,再加工,变成新的商品,满足新的需求。”杜兰是很支持工业推动生产力的,可惜最后老牌工业国家都玩金融去了。
杜兰认为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也没办法,老牌帝国玩的都是资本分封,必须讲究控制力,分封是有限度的,不能一直扩张,不然容易被动摇。
就好像周天子一旦分封得太多,就控制不住了。所以分封可以,但必须可控。
可人的控制力肯定是有限的,一个国家的控制力也是如此。说到底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是劳动力和资源转化能力的总和。人口是有限的,工厂也是有限的,控制的面积也是有限的。
而且控制成本还会不断提升。
为了维持控制力,金融化是必须的。工业化是让十块钱的东西变成一百块,但维护成本已经是一千了。那就只能金融化,把十块钱的东西吹成一万,来支付一千的成本。
其实这是透支,如果有人接盘还好,要是没有人接盘,这就是借钱支付成本。而且越是借钱,就越是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没钱,否则就得还钱了。
为了维持祭坛内的地位,不得不这么做,不这么做的话,他们早就崩溃了。所以帝国的金融机构可以说是救世主了,没有他们,只靠工业根本无法维护自己在祭坛里的地位。
运营成本太高,工业赚的钱根本支付不了,最后工业赚的钱还不够成本的零头。到了金融时代,成本更是居高不下,工业赚的钱只能支付利息,根本不能归还本金。
所以就算开发了五号药剂这样的黑科技,赚的钱也远远不够支付运营成本。
“所以控制是双向的,小国是被控制了,但大国也支付了成本。”杜兰表示控制这种东西确实好用,但成本也不低,没有人的钱足够自己永远控制别人。
走金融杠杆是控制的必然选择,不然没那么多钱。
小国明知道被控制,为什么不反抗?当然是因为有钱了。小国贵族通过贸易赚钱了,也要面对选择,是用钱去发展国内,动摇自己的地位,还是把钱投资出去赚更多钱给自己?
那肯定是选择赚更多钱给自己,也不会用于投资的。于是小国把钱送到大国的金融杠杆里,运气好就能大赚一笔。当然投资有风险,肯定也有亏本的,亏本无所谓,直接把代价转嫁给国内的百姓,然后大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