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字康成,北海人。更新最快,最好的醉书楼1小说阅读网www.zslxsw.\\com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郑玄对于数理计数方面,亦造诣极深,是真真正正的知识渊博的博士。他经注详于典章制,名物训诂,统一了今古文之争,对后世经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他生于127年,如今,已经60多接近70岁了。
郑玄一生,钻研学问,多次拒绝出仕。仅只有少时,迫于生计,不得不出仕为吏,但是很快,便得到当时太山太守、北海相杜密的赏识,升到郡府为吏录,让他可以接触到更高深的学问。不久,他为了学得更多的学问,辞去吏职,四处游学,拜得多位当时的名士为师。
拜得当时兖州刺史第五先元为师,先后学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等,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
学以致成,使得他成为河北山东一带首屈一指的大学士,名士。
郑玄虽然已经学富五车,但却觉学无止境,知识越渊博,他就觉自己的知识越不够用。因此,通过好友卢植的关系,再拜扶风马融为师,直到郑玄40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
郑玄返回山东,“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无数弟子,随郑玄隐居学习学问。
后又受到党锢之祸,他因早年与杜密等一众人为友,亦被朝廷视为“党人”,遭到了禁锢。
本来,像郑玄这样,已经名满大汉的著名名士,是会被朝廷召进朝廷出仕的。但偏偏发生了党锢之祸,这等于是断了郑玄出仕之门,但郑玄本就无心仕途,更加专于学问。
后来大赦,召郑玄进宫。他拒绝了,他一直隐居授徒。一边钻研自己的学问。黄巾暴乱之后。大将军何进为了笼络人心,征辟郑玄人朝为官,并派人强迫郑玄入朝。郑玄到了京城洛阳之后,受到何进礼待,但郑玄拒穿官服,仅只一夜。就寻机逃离洛阳。之后数次,朝廷亦征召郑玄为官,郑玄都拒不进朝。
后来董卓进京,亦想征召郑玄进朝为官。但郑玄不予理会,一直过着隐居授徒的日子。
现在嘛,本来经过天下群雄讨伐董卓,天下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