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一开始都不太看好。托尼的这个计划太霸气了,而且有点想当然。各国政府不可能同意修建这种玩意儿的。
仅仅是推动的亚欧超级高铁计划就已经阻力重重了。如果不是后来国与俄罗斯的加入缓解了国际舆论压力,李杰都担心光靠拉脱维利亚单方面的强势总会引起更大的矛盾的。
国和俄罗斯加入超级高铁之后代表着这两个国家的传统势力波及范围都被纳入了铁路延伸的方向。国愿意拿出五万亿人民币的无息或者是低息贷款来修建这条超级铁路。
当然了,这个贷款是有一定条件的。就像是拉脱维利亚贷款给乌克兰换去铁路三十年的运营权一样。
国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但是也保持在了十五到二十年的运营权作为抵押。俄罗斯也在发力,但是因为俄罗斯本身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国家,国内大多数的资金都被少数寡头把持着。
所以俄罗斯发力的力度并不算大,不过这也表明了一种态度。超级高速铁路已经势在必行了。罗杰斯队长和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企业家们也在说服国会,期望美国推行高速铁路计划。实际上美国的铁路真的很烂了。有的地方还是上世纪十年代的铁路。
而那些企业家,金融家要求铺设超级高速铁路的诉求和口号很简单【制造业回归】!美国这个口号喊了快十年了,但是收效甚微。
传统制造业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曾经风光无限,号称是世界汽车城的底特律已经变成了一片鬼城。整个城市的市心荒凉的可以玩一场真实版的《大逃杀》。
而底特律不过是整个美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提高人员流动性,平均分配工作机会!】这是超级高速铁路在美国宣传的口号。
光照会内的人士发动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在朝着这个方向推动。由地平线基金会资助的人社科和金融学家提出了【制造业国际大合作2.0】概念。
“公司工厂有地理性局限,假如人员流动性增加克服地理性局限,那么其获得工作计划的可能性将变大。”
实际上已经有企业开始尝试这么做的,奥斯本集团和史塔克集团与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
刚好国西部因为满大人常年作乱的原因显得荒凉和贫瘠,西部大开发计划势在必行。而且推动的力度和决心都不是李杰前世所在地球可比的。
史塔克和奥斯本集团愿意在国西部建设新的重型机械加工厂。其部分人员招收国员工,部分员工招收东欧国家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工。
实际上前苏联的传统重工还是很强的,在苏联解体以后那些高水平的科学家也许会被其他国家给挖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