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办了司马迁后,刘彻已经后悔了。之所以后悔,是因他突然觉察到:李陵或许真的是无辜的。因此时的刘彻终于知道:他被那个路博德骗了!
当时李陵出塞,本来我是派路博德接应的,没想到竟被这个老鬼忽悠,我真不应该错怪李陵啊!
这是刘彻发自内心的愧疚话。为了赎疚,他将逃亡归来的李陵部下通通厚赏。透过那幽暗的历史隧道,我仿佛看见刘彻脸上挂着苍凉无奈的表情…
是的,刘彻在忏悔,为了李陵、司马迁那两个无辜的倒霉蛋。事实上,刘彻不仅是忏悔,他还准备报复。报复谁?当然是匈奴!所有耻辱,似都来自匈奴。前有赵破奴陷没匈奴,朕已忍了;今天李陵又被打残,朕已忍无可忍!
汉武帝连年用兵,赋役繁重,任用的郡国二千石官员又多是酷吏,遂至民怨沸腾,东方盗贼蜂起,大者数千人、小者以百数:泰山、琅琊有徐勃;南阳有梅免;楚地有段中、杜少;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刘彻一开始曾派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等官员下到地方督办此事,无果。再派光禄大夫范昆、故九卿张德等人,穿绣衣、持符、节,去发兵平叛。对所有二千石以下官员有先斩后奏之权,范昆等人便依势逞威,沿途滥杀,虽的确擒斩了几个真正盗魁,但更多的余党却逃进山泽,依险抗拒,官兵无可奈何。到了本年,关东各地的叛乱已几乎不可收拾,地方官吏再也不敢隐瞒,纷纷据实上奏…
汉武帝被这铺天盖地的奏报搞得心情郁闷,于是下令实施沈命法“凡盗起而没发觉的、或已发觉而不能将盗尽诛的,二千石以下至小吏的所有官员,全部格杀勿论”此法一出,地方官与小吏们纷纷出于明哲保身之考虑,对自己辖境内的起义及盗贼隐匿不报。
但不报不等于不存在,刘彻的鸵鸟做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是隽不疑、王贺等人。刘彻再次派出一酷吏、直指使者暴胜之前往镇压东方各地叛乱。暴胜之援用沈命法,一路诛杀二千石、千石以下官员无数,威振东方州郡。来到勃海郡,当地有一叫隽不疑的人,素有贤名,他直接来见暴胜之“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必须恩威并济,方能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还请您不要一味施暴”暴胜之见隽不疑容貌端庄、词旨严正,不禁肃然起敬,这才改变做法,很快便将东方大叛乱平定下去。还朝之后,便向刘彻推荐隽不疑此人,刘彻将隽不疑封为青州刺史。
还有绣衣御史王贺,在平叛魏郡群盗过程中,奉行不多杀人的原则,结果被刘彻以“奉使不称职”的罪名免官。但王贺淡定自若,对别人说“活千人者,惠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