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漆装,其封皮之上,用着小篡写着求见人的姓氏、官名或者爵位。
袁常只是扫了一眼,脑袋就低的更低了,态度更加谦卑了。
只是说话的语调,却难免有些骄傲。
他学着自己学过的礼仪,对着这些人长身作揖,拜道:“吾乃老师门徒袁常,望请诸公回禀贵主:公等厚爱,常必转呈老师座前……”
说着就小心的、郑重的匍匐在地,将那些拜帖一封封的拿起来。
仿佛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
因为,这些拜帖上的名字,每一个都令他如雷贯耳,让他不敢轻视。
捧着这些拜帖,袁常恭身来到张越身前,将它们放到案几上拜道:“请老师吩咐!”
张越扫了一眼这些堆在案几上的拜帖,也有些莫名其妙。
“这是怎么回事?”张越眉头微微皱起。
这些拜帖上,一个个名字烨烨生辉。
几乎都是这长安城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甚至天下知名的人物。
但现在这些大人物,却纷纷递来拜帖,毕恭毕敬,求与张越一见。
随手打开其中一份,张越就见到拜帖内用着无比热情和谦卑的文字说道:“闻公大贤,愿请赐见,不才不胜惶恐之至,尚书王忽顿首再拜!”
“王忽?”张越皱了皱眉头。
这天下姓王的很多,但在尚书台里,姓王的尚书郎却只有三五个。
叫王忽的则只有一个执金吾王莽的儿子。
张越能知道他,是因为在张越的回溯的历史中,这位王公子干了一个傻事。
什么傻事?
当众戳穿了皇帝的新衣。
他在当今天子驾崩后,公然宣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
否认了当今有遗诏让霍光等人辅政的安排。
这自然是很傻很傻的。
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哪怕他爹是王莽也保不住了,这位王公子最终难逃一杯毒酒的下场。
且是他爹亲手毒死的!
而在如今,这位很傻很天真的王公子担任尚书,经常参与记录朝会过程。
地位和官职虽然都很低,但权力还算大。
加上他爹王莽深得当今信任,故在长安的二代圈子里算是拔尖的年轻人物。
又翻看另外一封拜帖,用词基本一致,落款则是青州刺史隽不疑。
这也是一位大人物!
法家的青年俊杰,御史中丞暴胜之的女婿。
据说为人风流,性格坦荡,乃是当世君子。
其督青州,连续五年,政绩课最,打的青州豪强两千石们哭爹喊娘。
又清查地方冤狱,为许多无辜蒙冤的百姓平反。
顺便说一句,这位隽不疑隽刺史是历史上第一位被百姓称为‘青天’的官吏袁常现在身上的服饰打扮,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