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当今的办法好。
一刀切,统统打落尘埃。
这样既给人民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朝廷的平均智商,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殿下既然想回新丰了,那臣自当追随……”张越笑着道:“反正,长安事务也差不多了……”
他这次回长安要办的事情基本上都办完了,甚至连原先没有打算做的事情也搞定了,确实是时候回去建设新丰了。
尤其是,这马上就要秋收。
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去亲自坐镇和主持才行。
刘进一听,立刻高兴了起来:“既如此,那孤这就去向皇祖父和父君辞行!”
“殿下先别急……”张越连忙叫住他,道:“在回新丰前,臣打算去长安城里征辟一个贤能……”
“贤能?”刘进一听,立刻来了兴趣。
张越先前已经向他展示了什么叫做‘慧眼识人才’,所辟官吏,如胡建、赵过、陈万年、桑钧,都是干才!
哪怕是原先他颇不以为意,认为是‘小人’的陈万年,如今却是新丰不可缺少的一员,其处理政务、公文,老辣而果决,经验丰富,上下之人交口称赞。
至于胡建、赵过,等更无不其各自专业领域之中的佼佼者!
“侍中这次打算征辟谁?”刘进好奇的问道。
“长安人丁缓……”张越轻声说着,他在听说了丁缓的名声后,就已经决定征辟他了。
作为穿越者,张越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生产力才是第一发展力!
而像丁缓这样的能工巧匠,用得好了,其作用不下于数万大军!
刘进听了,却面露古怪之色,看着张越,小声的道:“卿果真欲辟丁缓?”
张越看着刘进的神色,问道:“怎么了?”
“丁缓大名,孤早有耳闻……”刘进面色尴尬的道:“在卿之前,欲辟其为吏者,有许多……”
汉代是一个重视并且赏识技术的社会。
哪怕是过去,谷梁的君子们天天嚷嚷着‘机变械饰’,但实则私底下,他们也格外重视工匠与技术。
特别是能赚钱的技术和工匠。
类似丁缓这样的大匠,在社会上的地位,更是不下一般士大夫,特别受人尊敬。
更别提这个丁缓,还掌握着独门绝技天下只有他能制造出七轮扇。
故而连公卿们,也早有耳闻,很多人重金聘请。
以刘进所知,故少府卿韩说曾经多次登门延聘,想请此人进入少府,担任大匠,价码都开到了千石。
可惜,被他一语拒绝。
刘进现在都记得,当年丁缓拒绝韩说的话:“君欲辟我为吏,食禄千石,未知千石之粟,价比几何?吾作七轮扇,一件可得钱五十万,获利三十万……”
好嘛……
人家压根就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