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丙吉就悠悠一叹。
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
牛超穿着身上的甲胄,走在队列中,无比羡慕的看着一支从道路另一侧列队通过的鹰扬旅骑兵。
绛色的甲胄,威风无比,赤色的战袍,鲜艳明亮,整齐的战歌声,叫人精神振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他看着那支不过百人的鹰扬骑兵,从道路上过去。
“有朝一日,我也要成为其中一员!”在他身旁,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子,感慨着:“大丈夫,不为鹰扬,岂不遗憾?!”
“二郎的志向,迟早是可以实现的!”牛超闻言,对那人道:“汝父曾是鹰扬士,又乃是归宁镇人士,依制度,可以减两年义从服役……”
“兴许明年,就能拿到鹰扬旅的入募文书!”
“托您吉言了!”个子高高的男子笑着道:“俺爹说了,丞相从来不计出生,只用敢打敢拼,人人皆可出头!”
“可惜,这天下的夷狄不经打……”
“永始三年后,四海就没有叛军、乱臣了……”
“俺爹常常和我们感叹说,我们没有生在好时候啊!”
“如今,丞相点兵,兴王师,起义军,诛暴政,布德于异域……俺终于遇到了时机了!”
说到这里,他眼中满满的都是兴奋与期待。
让牛超听着,心里面也是羡慕嫉妒恨。
七月份,鹰扬左都尉郭戎奉丞相命于幕南点兵,遴选各部青壮、锐勇,优中选优,共选三千义从,来此西域,编组为鹰扬义从甲部。
诸水部包括他在内,只有不到两百人被选入其中。
其标准之苛刻,要求之严格,让人咋舌。
等到他们从漠南走诸水部,经龙城、五原,转河西进入西域后。
牛超才知道,大汉之大,上国之盛!
他本以为,漠南三千义从,定是汉家藩国义从的佼佼者,无有能出其右者。
然而,到了这西域,他才知道自己错的到底有多离谱!
此番,丞相点兵,召集属国义从。
漠南诸部、湟水羌部、河西义勇、西域义从,各以义从三千至五千不等来集。
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甲部为漠南,乙部为湟水羌,丙部为河西义勇,丁部为西域义从。
以牛超来看,漠南义从,在这四部义从里,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