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房舍,就用了许多新奇的材料还有工具,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让那数万流民能赶在冬天来临之前,都入住新居。”
“原来皇祖母也知道啊,当时孙儿听传言,说是王巫山偷工减料,给那些流民修筑房舍,居然用空心的砖块,而且屋顶都居然不用瓦片,而是用空心的预制板来着。”
“孙儿还特地着人去打听,还让他们拿来了一些样品,这才知晓其中的原由,这些空心砖,不但十分的坚固,而且还能冬暖夏凉。
而屋顶用那种预制板,虽然说显得简陋,但是却十分的坚固,便是人在上面走动,也丝毫不会裂开,还能够在屋顶上晾晒东西,或者搁置重物……”
王洋很是腼腆地一笑解释道。“那些空心砖和预制板,其实也都是臣自己试制的产物。”
“就是觉得现如今,我大宋若是需要大规模的建设之时,经常需要往千里之外运送木材,而如今,木材的价格之贵,绝对非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了的。”
“而水泥就是现成的建筑材料,重要的是,过去所有的砖块,所耗费的泥土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所以臣就琢磨着,能不能制作出一个重量轻,但是又很适合用来修筑房舍的建筑材料……”
太皇太后听着那王洋绘声绘色的讲述着他发明空心砖与预制板的过程,很是津津有味。
末了还中肯地点评了几句,希望王洋能够把自己所琢磨出来的这些道理,都能够教会那些太学的学子们,让那些学子们也能够为大宋的江山社稷以及百姓们造福。
王洋自然是义不容辞的答应,不过很快,他并没有如那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天子赵煦所想的那般显得斗志满满,反倒是脸色凝重,表情很是严肃地朝着这二位大佬一礼。
“臣自然是愿意将一身所学授予那些学子,只是臣却很担心一个问题。”
“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无数手里拿着四书五经,张口孔曰成仁,闭口孟曰取义,自诩为儒家门生,圣人门徒的读书人们,会向陛下,向朝庭弹劾于臣了……”
“王巫山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天子赵煦有些懵逼地看着王洋,不太理解。
而老谋深算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则是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明白王洋这是在担心什么。
“陛下可还记得微臣在那陕西北路之时,就曾经办过一所职业学校?”王洋直接就把话给挑明了。
“那所学校所教授的,皆是一些粗浅的数学、几何与物理问题,是为了让那些没有太多知识基础的工匠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那些纺织机械的原理。
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构造与道理之后,凭着所学到的知识而能够在那些诸多工坊之中找到一份适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