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一日不仅脱去奴籍,还能跟心仪的人在一起。
简直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如果这是一场梦,林薰儿宁愿这梦永远不要醒来。
脑里思如电转,可林薰儿不敢怠慢,半蹲着向郑鹏行礼:“婢子见过小郎君。”
林薰儿的出身不好,就是脱了奴籍,也不宜成为正妻,李隆基前面说得很清楚,让林薰儿好好伺候郑鹏。
也就是说,郑鹏是主,林薰儿是仆,主仆不能混淆。
“不必多礼”郑鹏微微一笑,然后小声地说:“有事晚些再说,我们先去谢恩吧。”
林薰儿轻轻点点头。
很快,郑鹏携着林薰儿,双双跪在李隆基面前:“没有陛下的成全,微臣与薰儿姑娘也不会破镜重圆,皇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薰儿也跟着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一词本来不是皇帝专用,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是人们常用的颂词和祝福语。
至于“万万岁”的来历,则来自一个故事。
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括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后都不满意,直觉得扫兴。这时,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采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李隆基做得这么足,虽说有些“小心机”,但郑鹏对他还是非常感激。
不就喜欢名利,看在他替自己省下一大笔钱的份上,就给足他面子。
这时围观的百姓才明白皇帝要干什么,一时间感叹声四起:
“郑判官真是太幸运了,写一首诗就赚了一个绝色美人。”
“废话,人家是大才子,别眼红人家,等你也能写出那么好诗再说这种话。”
“陛下宅心仁厚,成全了一对痴男怨女,真是功德无量。”
“两人真是郎才女貌,地设天造。”
“郑判官的才华横溢、风流傥党,薰儿姑娘的色艺双全、敢爱敢恨,陛下的君主也有成人之美,今日过后,世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向李隆基投以钦敬的眼神,李隆基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暗暗得意,闻言摆摆手说:“好了,郑爱卿,想必你有很多话要对佳人诉说,就不必回衙门报到了,回吧。”
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