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延州比起来,自然是朝中更为要紧。
可阵前战事眼见正如火如荼,且不说根本找不到顶替杨奎的合适人选,就算能找到,临阵换将,本就是大忌,就算他是天子,也不敢当真以为老天时时看顾着自家。
若是杨奎回了京,朝中是安稳了,可边疆还不晓得是个什么光景,运气好俱都无事,把北蛮击溃,自然万事大吉,可若是运气不好,叫那等蛮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孙密再留在相位上几年,等延州战事了了,杨奎回京,自有人跟范尧臣抗衡,就算事有不谐,几年功夫,虽然不够,可拔擢些许臣子上来,掣肘范尧臣,却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归是延州这一战,打破了朝中平衡,才叫自己这般难为。
孙密不能走!
赵芮只觉得自己呼出来的气都冒着火。
明明大半个御史台都是自家亲擢,择取直除,可为什么一个两个,半点都不会领会圣意!
这下好了,孙密直接告病,“病”了这一阵,现下引病请辞了,可自家却还少不得他……
把御史台一群蠢货的折子扔到一旁,留中不发,赵芮压下火气,又拿起了另一本折子。
是翰林学士杨确举钱迈钱厚斋入京,充任国子监司业。
赵芮对钱迈还有些印象,当年钱迈同济王赵颙争魁首那一桩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士子们群情激奋,最后逼得赵颙带头出宫辟府,也算是帮了赵芮一个不大不小的忙。
钱迈一榜出身,学问本就不弱,后来在集贤院中修了许多年的经,辞官之后,又在蓟县做掌院,清鸣书院之名,便是赵芮也有听过。
看着翰林学士杨确上奏的折子,赵芮这才晓得,原来历届举子之中,许多一二甲进士都是出自钱迈名下,便是这一届,也有张洪钩、郑时修是钱迈的亲传弟子。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国子监司业一职甚重,不可轻易许人,入京可以,职位却要改一改。
一面想着,赵芮翻到了后头政事堂的意见。
是范尧臣批的,属意同意钱迈入京,进任国子监直讲。
赵芮不禁点了点头。
这意见很是妥帖。
范尧臣在政务上确实是有能耐的,不然自家也不会这样看重他,但凡他阅过的国是,只要不涉及党派之争,甚少需要自家再去多做考量,十条有十条都是中的。
赵芮把笔尖蘸饱了墨,朱笔批注了一个“可”字,便把那一份奏章放到一边去,复又看起其余的折子来。
***
且不说这一厢赵芮批阅奏章直到深夜,另一厢,季清菱本以为只是去柳家坐一坐,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