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特意解释意图的,以安抚其心的,却是从未有过罢?
他端起手边的茶盏,想要喝茶,却又实在有点坐不住,不由得站起身来,正想要走两步,却又觉得有些不妥,复又坐了下去,摸着茶杯呵呵笑着又重复了一遍,道:“好好修赦!”
倒似比自己得升了高官还要高兴。
柳伯山年轻的时候也修过史,学士院里头更是做了许多年,此时把顾延章叫过来,除却转述了一遍天子所言,更是将自己从前的各色经验不厌其烦地说了半日。
等到晚间,他特意留了饭,一席吃完,碗碟才撤下,便忍不住又教他如何在学士院中人情往来。
两边早是通家之好,柳林氏自然也是一桌吃饭,她坐在一旁憋了半日,实是忍无可忍,插道:“延章从前在书院里头人缘就极好,行事又稳重,这些年来,旁人只有夸的,哪里用得了你这般琐琐碎碎,倒似比我还要唠叨!”
柳伯山便笑了笑,转头对顾延章道:“不说了,你师娘嫌我唠叨。”
在柳家坐到晚间,听了饱饱两耳朵的叮嘱,过了几日,顾延章带着文书,自去学士院报到。
修赦乃是大事,打头的乃是参知政事范尧臣,又有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大理评事等人,都是在律法一道浸淫了一二十年的专长,认定术业有专攻,治政归治政,修赦归修赦,自然不把一个只任过两年州官的新进放在眼中。
顾延章本是个踏实性子,腹中更是有料,到得此地之后每日早出晚归,小半个月下来,提出意见三十余条,条条都有条有理,有依有据,更有详细案例附上作为佐证,倒叫里头那些个本不以为然的人刮目相看。
大晋的皇宫便似一个极大的渔网,连风都挡不住,赵芮前脚同柳伯山说的话,后脚就叫外头人知道了。
权知大理寺少卿叫做董希颜,他原也当顾延章是来打个转便走的,并不怎么指望,可用了小一月之后,因是越发顺手,只觉得以后若是留不下来,着实有些可惜,思来想去,便去寻了范尧臣,把自家打算说了。
范尧臣听得头都大了,问道:“你想把顾延章要到大理寺?”
虽然修赦之事,范尧臣只是挂个名头而已,可面上他依旧还是主持者,董希颜要人,自然得同他说。
“也不是现在就要,总归把赦令修完再说,我也再好生看一看。”任着大理寺少卿,虽然前头带了权知二字,董希颜却依旧有很重的发言权,“只怕要不了多久,天子又会另有任用,倒不如提前打个招呼,把人留下来。”
范尧臣本就对顾延章有成见,十分不喜。
他同天子日日相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