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是胡说,只要他站稳了一个理字,若是不同意自己的封赏,自家纵然身为天子,也无计可施。
夫妻二人对坐着,一时有些沉默。
杨皇后一心开解,便问道:“听得陛下方才说,平叛军中诸人主张放了抚州叛军的乃是顾延章此人,黄大参顶着不愿封赏的也是此人,既如此,倒不如不要给他赏赐,只把其余人的封赏给了——这顾延章,父母家人又是何职在身?”
古往今来,惯来有封妻荫子,母凭子贵的说法,既是不方便给他本人封赏,不如给他父母家人赏赐。
她顿了顿,又道:“纵然只给个寄禄官,也好叫人晓得陛下对功臣的看重。”
赵芮听得也有些无奈。
若是这一着行得通,他哪里要得旁人来提醒,只道:“那顾延章是延州人,因屠城逃难,才去的蓟县,家中已是六亲不在,丁口俱无,我记得他当日是得状元那年结的亲,前几日去问了,说是也未有子嗣。”
直路走不通,现在弯路也没法走。
两人正说话,外头却进得来一个仪门官禀话。
——原是小皇子赵署回来了。
赵芮对着这个唯一的儿子,从来是体恤得不得了,便深深吸了一口气,把脸上的表情整了整,好声好气地同儿子说话。
赵署病了大半年,不是发烧,就是腹泻,好点的时候,也一直咳嗽,总有这样那样的病痛在身上,此时纵然好了,依旧是个比同龄人瘦弱许多的小孩。
他相貌清秀,面色有些苍白,见得赵芮同杨皇后,先是结结实实地行了礼,又给二人问安。
赵芮免礼之后,开始问起儿子课业来。
杨皇后见状,也不知道这一问要问多久,偏也不能拦着,连忙吩咐宫女去取些容易克化的吃食过来。
赵署认真听了问题,一一对应答了,虽然答得慢,时常说几句便要停顿一小会,说的也尽是些复述先生课上所教的话,可总算答完了。
他这大半年功课落下了不止一点半点,此时才重回资善堂未久,能有这个结果,凭着他的资质,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赵芮自家小时候读书也不是个聪明的,倒也不怎么怪儿子,反而觉得挺满意的。
赵署在此处陪坐了一会,一时宫女去端的吃食也上来了。
杨皇后劝道:“这是拿豆浆饮子配了山药、粳米、冰糖同熬出来的,吃了养胃,又护脾。”
赵署一口气都吃了,这才告退去给张太后问安。
杨皇后在一旁把儿子答课业从头听到尾,也有些感慨,便对着赵芮道:“柳翰林教得着实好。”
赵芮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