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的拿到了帝国公民的身份后才可以安心的住下去。
通过吸收移民来满足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导致的用工荒也是目前内阁重要的决策,随着各方面的好转和经济上的不断突破,让社会生产形态已经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大量的农夫开始从乡下往最近的城市集结,优秀人才开始往商业中心转移,这造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局面,那就是缺少农夫的同时,依旧缺少各类工人。
一个工厂招纳了一千名员工或许就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农田现在没有人耕种了,但是从乡下向城市涌入的农夫又怎么可能只有一千个?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更多的农田都处于缺少劳动力的状态中。农业部在上半年给内阁的报告中已经指出,如果无法把那些重要的劳动力留在乡下,很可能两年时间后帝国就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来弥补越来越大的缺口,以至于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发生饥荒。
内阁给出的第一份批复是加大对农夫的福利补贴,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耕种的进程,第二份批复就是引进移民,让市场自由竞争,然后把失败者淘汰回去继续种田。当然,后一份批复没有这么赤果果的把话说明白,在有效的健康竞争机制下,人们会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职业,看,这就文明多了。不过一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加大竞争力度,这也是马格斯很快就同意了诺米菈起草移民法的原因所在,帝国现在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之前的社会变化还没有引起这方面的波动。在战争中死去的大量士兵,每一个都是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消失让每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以前经济还没有复苏,商业还在缓慢的运作,联邦把大量轻工业商品倾销到国内,所以体现不出来帝国对劳动力的紧张程度。但是这些年帝国已经完成了力量的积蓄,很多的问题都开始一一凸显,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
如何使用移民,如何让移民对帝国更有归属感,这些都是很重要也很复杂的过程,杜林不可能自己来做这件事,马格斯也不会让他放心来做这件事,所以在讨论保险业务之余他随口一提,马格斯就同意让诺米菈来主持这个工作,算是对她起草移民法的奖励。
杜林谈到的这两件事恰好戳中的诺米菈的一圈带拐弯的点,她脸色陀红的就像第一次和丈夫走进小树林然后回家后在厕所里与角先生亲密接触了十几分钟后的脸色,那是她觉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如果能有什么比那一瞬间更美好,可能她的丈夫在小树林里表现的更好一点的话。
当然这已经很好了,就在这个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