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前,剩儿跑到李不弃面前还让其他人都退开,才问道:“老师,黄河改道真的是因为父皇不要剩儿了吗?”
李不弃笑道:“别听那些傻瓜浑说。{醉书楼小说网,体验最新最快阅读www.\\zslxsw.\\com}那就是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多了,堆在平坦的下游,时间长了,决口改道是一定的。这个等着让书院的先生给你讲一讲。”
剩儿明显的还是半信半疑,只是一直以来的规矩训练让他没有继续问,耷拉着脑袋和牛满他们一起去上学了。
在宫里,李不弃故意低垂着眼睑不堪赵祯明显尴尬的表情,但这位皇帝还是憋了半天才问出了问题:“不弃,现在京城人都传说黄河改道是对朕让剩儿出宫的警示呢。文卿、庞卿他们却说黄河改道就是上游树砍多了,下游泥沙淤积造成的,并非上天警示。这事儿你怎么看?”
靠!抢我台词儿?李不弃安排造谣的时候就想好了,这事儿皇帝必然会询问自己,到时候就坚持说黄河改道是必然,皇帝肯定会认为虽然他李不弃吃亏但还是实事求是,是可靠的臣子。没想到文彦博、庞籍把他准备好的台词给抢了,这让李不弃很恼火。
你们不是一贯说清源书院的研究成果是胡扯吗?怎么就能这么理直气壮地拿着清源书院的理论来当挡箭牌呢?
你们不是一贯天人感应的吗?怎么这次就不是感应了?不觉得脸疼吗?
李不弃心里很不爽,于是决定给文彦博他们上点儿眼药:“陛下知道自从清源书院发现这个道理后臣就一直坚持,奈何朝堂上信的人不多啊。臣以为这次也是泥沙淤积,都堆在下游平坦的河床上,河道总有一天会改道,这是自然现象。更新最快,最好的醉书楼1小说阅读网www.zslxsw.\\com至于这个时候改道,也只不过是巧合。”
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心理倾向去体会别人话中的意思,所以经常出现一个人夸赞别人的话却被别人理解为讽刺的情况。赵祯作为一个从小就被教育“天人感应”的孩子,这种观念已经深入骨髓了,讨论这个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就带了一定倾向性。李不弃虽然说得义正词严斩钉截铁,赵祯却听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对啊,以前文彦博他们不是对清源书院的理论不感冒的吗?怎么这次突然都转了性子了?很奇怪啊!
还有啊。李不弃肯定没说假话,河道改道确实是自然现象,可是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偏偏在剩儿出宫没几天的时候?这么多大臣都在劝谏自己检讨有无失德之处啊,难道都错了?
李不弃的回答丝毫没有减轻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