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呼吸的工夫便做出一个薄薄的,金黄中掺着丝丝绿色的黍面韭菜饼。
他用木铲将饼折好,稍稍晾了下,放到麻布小包上,这才递给苏页,“趁热吃。”
苏页毫不客气地接过,送到嘴边咬了一口,热热的,带着荤油和韭叶的香气。
围观群众却不干了,纷纷起哄,“小兄弟不厚道啊,哥几个可是等了许久!”
虞峰脸上带着笑,“给您摊个大的。”
又有人说话了,“可别厚此薄彼!”
虞峰爽朗地应道:“放心吧!”
苏页一边吃着饼,一边看着他干活。
虞峰手上有劲,动作也快,揪面、刷油、翻转、出锅,份量足,味道香,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流口水。
皂隶们拿到饼之后也不走,三三两两地蹲到旁边就着菜汤吃,边吃边看着着虞峰做,也是一种享受。
无意识地秀了一波恩爱,正顿饭还没吃,苏页也不好多待。
临走之前,虞峰塞给他三张饼,“拿给你的同僚吃。”
苏页笑笑,并未拒绝。
没想到,小小的饼魅力还不小,就连向来不苛言笑的扁桓话都多了些。
“没想到黍面还能这样做,金黄、香脆,和着韭菜一起不仅加重了口味,也更易于下口。”
一个小小的韭菜饼之所以引得如此赞誉,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作物品种和饮食方式太过单一。
粮食作物只有五六种,各地分布还不均,就拿万年县来说,大抵以黍子、黄豆为主,就连粟、麦之类种得都不多,因为不好打理。
蔬菜也只有瓜、瓠、韭、葵、芋、芜菁几种,就连生姜、青葱这样以调味为主的作物似乎都没有。
烹调方式除了蒸、煮,就是烤,根本没有人用油炒菜。
对于继承了吃货国深厚文化传统的苏页来说,随便露出一两手,就能让古代人民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