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喝我的血了,因为他和我都知道,若非我投诚帮助那太监,或许他都成事了,他之所以心灰意冷不想再反下去了,有一半都是我造成的!”
“你现在是柱国,又得太监宠信,他杀的了你?”
“他还是镇西侯呢!”李岩淡淡道:“将来还可能封了异姓王,谁知道将来会怎样,但未雨绸缪总归是好的吧”说着看着刘宗敏:“他是否杀的了我且不说,杀你呢?”
“他未必敢”刘宗敏舔了舔嘴角。
李岩笑了:“未必敢不是不敢,不敢也未必不杀,想好了你可以找我,凡事留条后路总归是好的吧”。
………………………………
随后几日,整个黄河两岸,兵马调动频繁,李自成的兵马开始回撤,朝廷这边同样也开始削减,李岩率部回京述功,兵马驻防济南,蒲州由马花豹等暂时驻防,河西的朝邑,澄城县,合阳,韩城,各自留兵马三百,潼关那边吴三桂,马科调防京畿,刘文炳几个勋贵也率京营亲卫回京。
李自成的封赏文册等物已快马送至潼关,按理说皇帝得召见,他也得去京城谢恩,不过都没有,大家心知肚明。
崇祯帝不会想见这个眼中钉的,李自成也没胆进京面圣。
但要谢恩,便亲笔一封谢恩信,让义子李过进京谢恩。
这期间,李自成归顺朝廷的事情,在朝野上下炒的相当热烈,普通人只知道那大贼寇归顺了,但不可能知道具体细节,只有京官的圈子里才能知晓一些细节,然后这些细节就会被放大,有的人说值,有的人则大骂狗屁不是。
常宇又走了,说是回京,但没和李岩一起走,也没和吴三桂等人一起,听说又是两人两马走的,至于那道士李慕仙也突然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去哪儿了。
………………
永定河畔,宋献策躺在树荫下看着河水静静流过,朝廷突然昭告天下那一刻他也和吴珄一样,瞬间醒悟过来,只是没有吴珄那么愤慨不平。
自己只是做了且尽心尽力去做了份内事就好,不过依然为小太监这一手喝彩,这边虚晃一枪,那边就潼关把事给敲定了。
还好,终究是和了。
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具体细节,朝廷这边不可能告诉他的,李自成那边消息快马加鞭最快也要三五天,这点和朝廷没法子比,这一年朝廷驿站上砸了重金,数十里一驿,一站数十骑骏马,但有紧急消息,一日夜八百里真不是吹的。
虽不知道具体细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