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谁又愿意冒着族灭的危险,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选择一种较为缓和的方法来应对朝廷的压制。既然武力反击不行,那他们就用自己原本的影响力。
如今看来,崔氏的想法还是正确的,最起码此刻形势看来,还是有很大机会成功。当今天下,世家依旧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只要他们能够培养足够多的人才,到时候依旧拥有相当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此前的世家不就是这样发展的吗?
长此以往的积累,让世家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力,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无法轻易忽视他们,久而久之就成了所谓的世家。
崔敦礼心中考虑良多,便是深吸一口气,继续向众人说道:“诸位皆为良才,诗作多有上品,纵然是区区在下亦是自愧不如。”
作为崔氏年青一代的门面,崔敦礼怎么可能是无能之辈。他之所以这般说,也只是为了表现崔氏的肚量和礼贤下士的态度。
崔敦礼有着自己的傲气,但在此刻,他并没有多做他想。自己有着本领,就不在乎此刻的谦虚之言,若是无能之辈,夸夸其谈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再说崔敦礼也不是寻常世家纨绔子弟,他的素养极高。若是精心作诗,哪怕比不上罗成亦是在三等之中,底蕴这种东西,世家并不缺少。
稍微铺垫了些,崔敦礼继续说道:“这第一立意,诸位表现皆十分精彩。然而诗会由三道题,最终由总体而择优,亦是无需着急。”
话虽如此,但在场的众多士子哪有不着急的道理。现在已经被罗成抢得头筹,接下来的机会越发少了,若是不能在此崭露锋芒,如何能够入崔氏的眼呢?
世家不只是权力的体现,更是地位的标杆,若是没有半点半点本事,自然不能获得其青睐。可如果得到崔氏重视,无疑是在说明过人之能。
不少士子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崔氏之前表现自己,其他的东西只是次要。但在当今社会,名望都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毕竟有些东西长此以往的积累下来,已经形成了观礼。汉朝就开始的察举,不就是依靠名望来提拔人才的吗,此后虽为九品中正制,但察举依旧存在。
含糊了一会,崔敦礼方才是说道:“方才第一道题为报国之志,第二道题目便以写景好了,泰山为历朝封禅所在,不如便以此为题吧。”
听到这里,众人又是一愣,他们还真没有想到崔敦礼会出这么个题目。在场的诸位大多是河北人,见过泰山的其实不多,需要极强的联想能力。
毕竟古人皆言泰山气魄,他们若是半点也说不出,那就有些尴尬了。这种时候,硬着头皮也必须要上,反正肆意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