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教育!”
“教育?”谢奇能的眼睛一下就亮起来。
终于说到一个他无比熟悉又擅长的话题。
旁边的钟父也是欣然点头,儿子跟他想一块去了。
钟毅道:“阿能,你是教国文的,想必对国文颇有研究吧?”
“颇有研究谈不上。”谢奇能连连摆手,又说道,“只是略有研究罢了。”
“你就不要谦虚了。”钟毅忍不住插话道,“毅儿,你妹子的国学功底既便不如国内那些大学的教授,但是也绝不会相差太远。”
“那可就太好了。”钟毅欣然道,“阿能,我会向缅甸总理巴莫推荐你,让你去教育部担任国文推广司司长。”
谢奇能瞬间感到热血上脑,这是要当官了?
虽然不知道这个司长是多大的官,但想必不会小。
钟毅又接着说道:“到了任上之后,你的主要工作就一个,尽可能多的发掘精通国学并且热爱国家的年轻人,然后把他们推荐到缅甸的各所大中小学,无论是华人还是缅人,都要让他们从小接触源远流长的国学,熏陶他们的情操。”
钟毅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培养他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
作为一个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穿越者,再没有人比钟毅更清楚教育手段的威力。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政府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了清华大学,明面上说的是替中国兴办教育的名义,实际上则是培养大批热爱、崇拜西方文化的香蕉人。
其最终的结果是,直到百年之后,美国政府都还在受这一政策的余荫,硅谷中的高级工程师有一大半是华人,而且其中的主力军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所以完全能想象,当一大批打小接受中文教学,热爱华夏文明的学生成长起来,并且进入缅甸的权力中枢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妙景象?
利用经济利益来捆绑巴莫等精英只是权宜之计。
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大批亲华精英才是根本之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钟毅又道:“今天就先到这,阿能你回去想想,应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然后我们明天再接着深入的交流一下。”
这个就是钟毅布置的考题了。
谢奇能也知道这一点,当即便起身告辞回房间。
目送谢奇能走出书房,钟父说道:“你妹夫能力还是有的。”
“那也得能打开局面,他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