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的机会,让数百台没有武装的运输车辆,轮番在布兰军队的防线前来回行驶,扬起了满天沙尘。结果是,布兰军队搞不清楚对面的情况,一直都按兵不动。等苏伊士城遭到迢曼装甲部队围攻,守卫阿拉曼的布兰军队才发现,防线对面的迢曼装甲部队已经不知去向。
这刘尊山也是,直接就照本宣科。
不过,能达到目的就好。
又往前行进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到达邻近边境线的前沿阵地。
全营的34辆主战坦克都已部署就位。
因为坦克实在是太少了,需要守卫的防线宽达上百千米,所以刘尊山只能寄希望于早期侦查。
这些坦克,全都以连为单位,分散部署在四个小沙丘的后面,藏得非常好,只是把炮塔露了出来。
沙墙挡不住穿甲弹,不过能够提供一定的伪装,而且能低坦克的被弹面积。
当然,真要打起来,坦克肯定不会在原地不动。
坦克后方,有十几辆负责执行侦查任务的步兵战车。
因为是装甲营,所以只有两个骑兵连。
只是,这些战车的价值不可低估。
跟步坦协同作战没关系,价值在战车本身。
严格说来,配备装甲营骑兵连的,其实是骑兵战车。与步兵战车相比,骑兵战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而且配备了性能更好的观瞄设备与通信设备,更擅长执行侦查任务。
其实,这也是骑兵战车与步兵战车的主要区别。
在战术使用上,骑兵战车是装甲部队的急先锋,在坦克前方执行侦查搜寻任务,而步兵战车随同坦克作战,主要依靠搭载的步兵,并且在战斗中为步兵提供掩护,作战方式侧重于步坦协同。
这些骑兵战车,全都配备了最新一代热成像夜视仪,在理想的环境下,对坦克类目标的探测距离高达4000米。
显然,这也是保证能够先敌发现,执行侦查任务的根本保障。
相比之下,坦克配备的热成像夜视仪,在晴朗夜晚的观察距离也只有2000米。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夜间战术其实是围绕骑兵战车展开,由骑兵战车搜寻目标,然后由坦克发起突击。
在去年的“西进149”联合演习当中,陆战队靠这一招打了陆军一个措手不及。
陆军官兵并不知道,这套战术是丁镇南提出的,在陆军进行推广受到抵触之后,才去陆战队试水。
不过,该战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早期侦查。
其实,这也是陆军抵制该战术的关键原因。
战术侦查可以依靠骑兵战车,战场侦查可以靠“直-13”这类专用侦查直升机,可是再扩大,也就是战役级的侦查行动,就远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