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装备方面,梵罗陆军是名副其实的万国牌,在很多方面还比不上巴铁陆军。
仍然用主战坦克来说事。
梵罗陆军的主战坦克分成了西骆沙与纽兰两个派系。
前者的代表是大约2000辆t-72,其中的500辆为直接进口,另外1000辆为进口零件之后在本土坦克厂组装,剩下的500辆则是按照许可证生产,至今都在以每年300辆的速度生产。
这些坦克的战斗力,也就那个样。
虽然按照可靠情报,在直接进口的500辆当中,有部分是西骆沙自用的b型,跟出口的猴版有明显区别,性能并没有缩水,但是其他的1500辆肯定都是猴版,性能远远比不上西骆沙自用的型号。
关键还有,梵罗陆军肯定没有获得新式穿甲弹。
如果使用出口型穿甲弹,哪怕坦克炮没有缩水,威力也无法保证。
在波沙湾那边,伊军的t-72在通常的交战距离上,没办法打穿zt-99b的正面装甲。按帝国陆军做的测试,就算把交战距离缩短到500米,也需要足够好的运气,伊军的t-72才能使用出口型穿甲弹打穿zt-99b的车体正面装甲。面对更厚的炮塔正面装甲,出口型穿甲弹全射程无法洞穿。
当然,t-72的最大优势,也就是价格便宜。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成为梵罗陆军装备数量最多的主战坦克。
至于后者,除了直接从纽兰共和国进口的几百辆1a1之外,也就是以1为基础,根据梵罗国的国情设计的“阿琼”,以及按1a1的标准进行改进,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的“阿琼”2。
只是,这3种主战坦克的数量都不多。
梵罗陆军到底装备了多少辆1a1,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
在1问世之后不久,梵罗陆军就从纽兰共和国引进了一批,只是实际的接受数量比合同数量少得多,不到100辆。
道理也很简单,在正式装备之后,梵罗陆军就发现,其105毫米线膛炮的威力偏低,根本无法在常规交战距离内摧毁敌人的坦克,即便采购最新式的穿甲弹,也无法对付在服役期间遇到的新式坦克。
为此,后面的批次全都更换成配备120毫米滑膛炮的1a1。
以此为准,梵罗陆军的1a1最多也就只有500辆。
问题就在这里。
按梵罗陆军公布的装备清单,之前接收的1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战斗力达到1a1的水准。只不过,有情报表明,梵罗陆军是把这些1返销给纽兰陆军,存放在租借给纽兰的军事基地里面,后来进行了升级改造,然后按三手装备,以极低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