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朗诵单词,有人像他俩一样谈恋爱,当然也少不了如今各个校都有的诗人,正激情澎湃地朗诵着自己喜欢的诗歌。
八十年代是诗歌最好的年华,是当代诗歌的黄金年代,这是一个感伤的年代,一个浪漫的年代,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变革的时代,完美契合了诗歌发展的需求,也诞生出了顾城、北岛、海子、舒婷等一批优秀的诗人,诗歌成为许多青年的信仰,以至于在大里要是不谈点诗歌,不会背几首诗就好像落伍了一般。
晓霞感慨地起了当年在原西县,几个同偷偷抄诗歌的往事,并以记者的身份,从社会变革、外来思潮等诸多方面分析起了诗歌在时下盛行的原因。
沈隆听完补充了一句,“嗯,你的这些的确是诗歌流行的重要原因,不过还有一个原因你没有到。”
“哦,是什么原因?”晓霞好奇地问道,她想听听沈隆到底有什么高见。
“因为现在的生还很穷啊!”沈隆却给了她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你想想看,现在的生能有多少娱乐活动?听歌要专业设备,这个肯定是买不起的,看电影的话没那么多片子,于是看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买书也很贵,光靠图书馆那点存书无法满足生们的需求,于是摘抄经典就成了流行的手段,而要摘抄的话,还有比诗歌更好的题材么?你要让他们抄《红楼梦》他们也抄不过来,还是诗歌简单,一页就能抄一两首。”沈隆一本正经的着无稽之谈,引得晓霞哈哈大笑。
其实八十年代诗歌兴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些大生没有就业压力,他们毕业都是包分配的,而且还是好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足够的心情去追求一些更为浪漫的事物。
晓霞正笑得开心,那边朗诵的诗人回头看了过来,似乎对晓霞的笑声扰乱了他的朗诵情绪很是不满,晓霞连忙示意抱歉。
诗人同也没有继续追究,他依旧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清了清嗓子,换了一首新的诗歌朗诵起来,这首诗是眼下各个高校正流行的一首,尤其是那些陷入恋爱的生们,无比的热爱这首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无比熟悉的诗句在湖畔响起。
晓霞不由得吃了一惊,回过头来看着沈隆,“少平,这不是你写的那首么?”
她话的声音有点大,那位诗人同又被打扰到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情绪被晓霞打断,心里愈加不满,正要过来和晓霞道道,却被她的话转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