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文绝不是一个正常的价格,要知道这是从百姓的地里收,把粮食运到城里还有费用。粮商们若是这个收法,按照他们跟长安那边的契约,基本上就不赚钱了。若是出点什么茬子,还得赔上一笔。
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商人们愤愤,粮自然是收不下去,那些提前签了契约的农户,也纷纷反悔。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哪有什么契约精神,他们只知道自家的粮食卖便宜了,吃了亏了,当然就反悔了。
若是平常,这些百姓也不敢。下乡收粮的商贾,谁不带几个打手,甭说是签了契约,收了定金的。就是没有契约,没有定金,说好了的价格你个小老百姓敢不卖?打不死你!
但这次,因为有朝廷的人在村里,为了不给李牧找到茬,他们是一个打手也没带。只带了账房,伙计,寥寥数人,就连帮忙运粮食的力巴,也是当地雇佣。这么几号人,面对一村愤怒的村民,他们哪里是对手?
这个时候,他们又想起朝廷、想起李牧来了。白纸黑字按了手印的契约,咋能说不遵守就不遵守了呢?
不行,得找地儿说理去!商贾们愤愤,左右粮也收不成了,一个两个聚在一起,相互合计了一下,决定次日清晨,大家伙谁也别跑,一道去侯府找李牧说理去!
同去!同去!
众人嚷嚷着。
……
翌日,侯府门前。
口号喊得震天响,真到了做事的时候必拉稀。昨日嗷嗷叫着找李牧算账的那几个,一个也没来,但也来了几个,互相定睛一看,都是背着长安那边契约的。若是入冬时候,他们交不出粮食,按照约定,他们就得赔一大笔钱。但以目前的粮价收粮,他们确实收不了。李牧已经把收粮价格定在了三百文,他们出同样的价钱,老百姓肯定会卖给李牧不会卖给他们。他们若提价,都已经三百文了,再提一文钱都是干赔,谁愿意做这种事情?
若如此,都不如去外地收点粮食送长安去了,若是运营得当,兴许还赔得少些。
事情到了如今的局面,也是孙掌柜没想到的。但他是发起人,遇到事儿了若是缩头,以后在洛阳地界上就甭混了。约定时间已经过了一刻钟了,孙掌柜瞅了瞅来的这几个人,心道就是这些了,也不可能有人再来了,咬了咬牙,越众而出,熟练地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元宝,塞到了守门的锦衣卫手里。
“这位大人……”
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元宝怎么递过去的又怎么回来了。孙掌柜脸色一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