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听到这话更加惊讶了。陈应想送,一送就是数十上百万贯,可以说只要接受陈应的这些产业,国库的收入能不能好转不好说,反正朝廷每年可以多收一百万贯以上,甚至这些钱粮,可以足够支撑着大唐打一场十万人规模的大战,或者两场甚至三场局部战争了。
陈应道“陛下,微臣其实也是有私心的,钢铁作坊产能不是一万斤两万斤,而是一两千万斤,这样的产量,这样的规模,无论放在谁手中,都足以左右天下格局,这样的重器,绝对不适合掌握在微臣手中,所以请陛下成全微臣!”
李渊摇摇头道“此事不必再说了!”
李秀宁暗暗朝着陈应使着眼色,她知道陈应的顾虑,不过看到李渊不同意接受,她也想让陈应顺水推舟。
不过,陈应打定了主意,想要转型,这个战略绝对不会半途而废。钢铁的利润虽然高,但是能高过银行,能高过医院?关键是,无论是银行还是医院,都可以赢得美名,同时还获得巨大的实惠。
陈应道“敢问陛下在大唐,上户、中户与下户,何人纳税最多?
李渊对于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直接道“自然是中户!”
唐朝对于上户的定义,与后世的定义完全不同。世族无论是几品世族,这都是上户,上户之中,又分九品,有上上,中上,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详细的规定,与详解,有意者可以百度),在陈群制定的这个九品官人法,虽然到了大唐时期,已经走向了末路,不过却是末路之前最后的余晖。
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然,世族是不用纳粮的,朝廷的文臣武将超过九成都是出自此门,在《隋唐英雄传》里,出现的英雄们,除了个别几个杜撰的人物之前,其他大部分都是出身世族,寒门出身的也只有窦建德,他们几个人而已。
世族在这个时代,就是天下人眼中的国之栋。得人心者可得天下,这个人心,不是全民老百姓,而是专指世族。老百姓再念着窦建德的好,可是他同样亡国身死。老百姓再如何痛恨王世充,可是因为局势的需要,他一样可以窃居中原,称孤道寡。
所谓的下户,他们都是拥有少量的土地,或者投身世族门阀为奴,或者佃户,虽一年到头劳作不休,却富裕了世族,没有富裕国家。
陈应郑重的道“陛下如果想要让我大唐国富民强,就必须尽力的加大中户的数量,只有中户的数量远超上户,下户,大唐的国库才可能变得丰盈。”
李渊叹了口气道“朕何偿不知此理,只是想增加天下中户,谈何容易啊,原本中户之家,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稍遇天灾或者,就会沦为下户,前朝八百九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