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于我?是否到时会有人不愿意追随我是继续抵抗鞑靼?
“眼下并不是考虑这些事的时候。共同对外,将鞑靼赶出大周的土地才是要紧。至于其他,往后一切安生,百姓们平安了在算。我也不能将自己的大业建立在百姓的牺牲之上。”
众谋士有方才支持谢岳说法的,此时闻言都连连点头。王爷是仁义之人,处处以百姓为重,如此便已是十分难能可贵。他们能追随这样一个明主,往后可就有福了。
谢岳和徐渭之却是相视一笑。
别人或许不知道,可徐渭之太了解谢岳了。之所以在众谋士跟前这么说,也是要让王爷有一个陈情的机会,让他们都明白王爷的苦心,知道王爷为何不选择直接就去攻打京城的原因。
王爷之所以如今这般选择,可能都是出于百姓的角度考量。可是对于他们这些旁观者来说,王爷选择,也恰是能够为他带来最大收益的。
身为谋士,自然是要竭尽全力为王爷着想。在王爷陷入迷茫时恰当的提出建议。可近些日谢岳与徐渭之渐渐发现逄枭所做的一切抉择,表面看起来似乎也有冒险之时,可最后的结果似乎都是对他好的。
有时就是谢岳和徐渭之也觉得王爷在铤而走险,可最后却都化险为夷。
难道这就是天命所归,天机子早年的推算是没错的?
众人商议之时,皇宫中李启天也在可与几个心腹商议,“平南军至今还驻扎在城外,这样的一大批人马,若是如其余勤王的援军一般直接放进城门,若忠顺亲王有个反叛之心,到时岂不是身一点希望都找不到了?”
李启天也正是这样想,所以才会格外纠结。
“朕也想过,忠顺亲王为大周征战多年,到底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也不愿意怀疑他。”
能被单独叫来御书房商议对策的便都是李启天的心腹,而这些人之所以当的上李启天的心腹,也必定是因为 他们善于审时度势,更加了解李启天心中所想,总能说出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取悦李启天的话来。
是以此时均是一脸担忧,义正辞严异口同声的道:“圣上三思。”
几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开口:“圣上,您是心胸豁达之人,自是不会多想,可臣等却不能不为万一而考虑。圣上您信任忠顺亲王,可不代表忠顺亲王一定会忠诚于您。一旦闹出个什么万一来。到时事情就不可收拾了。还请圣上千万考虑清楚。”
“是啊,圣上还是先为大业着想吧,臣等也知道圣上要做出这样不信任忠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