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到了一起。利用黑客技术锁定了这些人的消费信息以及邮件,找到其中的关键词。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看运用在谁的手里。但是在此期间,玛丽发现了一个人和汪朝阳的父母之间还有来往,邮件是一年多前发的,而且其现如今还住在璟城。
驱车找到了这个人,他住在璟城的东边。今年五十岁,是之前汪朝阳父母的同事,当时他们同属于一家财务公司里的会计。这位老会计告诉我们大概是十七八年前,汪朝阳从育才小学转学后,就搬到了里市区很远的地方。
但是作为已经相处了十来年的同事,他们之间经常有联系,只不过近几年联系的少了。不过一年前众人还商定了下一次同事聚会的具体时间,但是两人并没有参加,后来联系过也没有回复,就这样断了联系。
但是我们还是从这位老会计的手上得到了他们搬家后的地址,只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不知道他们是否住在哪里。地址在璟城的边缘了,离着当年育才小学的位置极远。我们找到这里的时候,房子已经换了主人。
我们查到这房子的户主几十年没有变过了,看来当时汪朝阳一家三口是租房子住的,并不是买的房子。为此我们找到了房东饭,房东得知我们并不是看房子的,显得很不耐烦。当玛丽亮出了自己的警察证的情况下,房东开始不耐烦的找起了账本来。
房东告诉我们,大概在十五年前,汪朝阳一家三口就已经离开了璟城。老会计只知道他们的住址,却不知道汪朝阳转到了什么小学去,公安局的内部网找到的汪朝阳的资料也局限于育才小学这里,看起来后来的汪朝阳上学的时候并没有注册正规的档案。
但房东提供了汪朝阳上学的学校。
当初的老校长已经退休了,我们是在花园里找到的他,老校长告诉我们他对汪朝阳这个同学记忆犹新。因为这个同学学习很好,会会是班上的第一名。但小学毕业后,汪朝阳就没有继续上学了,而是在家里自学,大概过了三年之后,汪朝阳就出国去了。
“汪朝阳这个同学是个好学生。”老校长如此说道:“我说的好可不是指学习,更重要的是,我生日的时候,他还特意打电话给我送来的祝福……”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我赶紧问道:“校长啊,您生日是什么时候啊?他是什么时候给您打的电话?”
老校长摸着自己的胡须,笑眯眯的说道:“说起这个来啊也是巧了,就前不久,大概是一个月前吧。电话里他说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