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在和袁术打仗,而这豫州可不像河东,观望就观望吧。”董杭说了一句,要是逼的急了,这些世家倒戈,还真是个麻烦,不动他们,也算是暂时维稳,只要自己能打败了袁术,他们就会安稳下来,明确态度。
“行了,后方的事你就别管了,这也进去吧。你不是也最喜欢打仗了吗?这可是给你们的机会。”
“你又没让我当主帅。”李浅儿小声的说了一句,不过还是进入营帐之中。
董杭随意的回他那边,接管了豫州,现在只是在用时间,让百姓接受了。
“公子,张济的表文。”周庆进来递上了竹简。
“说了什么?”
“他现在已经分兵豫州,从豫州北部牵制住袁术的侧翼,嗯,也就是张勋部。第一战,打了个平手,现在敌我两军,呈对峙状态。”
“袁术现在就是在等三个月后了,他根本就没心思和我们打,传命张济,见机行事,加强进攻,以攻代守,让袁术分身乏术!这是疲敌之计。记住,告诉张济,若不能打则要让刘勋部疲于应对,干扰即可。”
“我即刻传大将军令。”
“好。”
“夫君,现在情况怎么样?”曹静问道。
“现在就是拖时间了,就看我们和袁术谁能耗的过谁,他是进攻方,而我们是防守方,他会比我们更急,若是我军限制了其侧翼,那么他的主力就会受到威胁,而只要能托过三个月,三个月后就到了过年了,过年时分,他的全军必然是全军思家,无心打仗,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战而击败他。”董杭笑了一句。天时地利人和,打仗就靠这句话了。
其中又以人和为最重要的,当年刘邦和项羽的最后一战,不正是四面楚歌,激起了项羽全军的思乡之情,刘邦才能一战而得天下吗?
所以溃散其军,其军自败,军心不稳,那么他的大军,哪怕是数十万,也会败。
所以攻其军,必攻其心,这样,才是最快的作战计划。
“可儿,你听过流传于长安洛阳百姓中的一首民谣吗?”董杭坐下来问道。
“不知公子问的是哪一首?”可儿问道。
董杭想了想说道:“嗯。开头两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禀公子,可儿听过这一首,而且还能背下这词。”
“好。”董杭站起说道:“可儿,你把这首民谣给我写下来。”
“是,公子!”可儿拿起笔,就写在那空白的竹简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