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要给他们一定的股权分红,而且国家给他们一定的俸禄,这相当后后世的中科院或社科院津贴。
至于一等匠师,冉明打算空着,至少必须等超时代的发明出现,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特殊贡献,才能颁发。冉明提出的二等匠师只提供了四人,既马公弩、八牛弩的发明人马营为二等匠师,陌刀、横刀、精装明光铠甲的发明人牛实为二等匠师。
五牙战舰、拍杆发明人解飞为二等匠师。襄阳炮、四辆转向马车、轴承、水车、水力机床的发明人魏猛为二木匠师。
冉闵一看这些二等工匠,每一个人他都非常熟悉,可以说他们的功能都相当大,特别是马公弩,现在基本上装备了七成的魏军部队,还有威力巨大的襄阳炮和游牧民族野战或许用处不大,但是一旦要想统一天下,对战晋朝,凉国这样的汉人为主体的国家,城池攻防战必然惨烈,而器械的作用则露出威力。
冉闵想了想道:“朕可以同意,并且加封马营为项城伯,牛实为虞城伯,魏猛为高阳子,解飞为杜陵男。”
冉明不是全才,但是他知道如何去用这些工匠,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东晋被冉明骗回来了二三十万人,这些人如果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积极力,完全发挥他们的自身潜力,冉明的回报也是非常巨大的。
冉明相信,只要冉闵把这加封圣旨明发天下,这些从东晋刚刚投靠魏国以来,内心极为忐忑不安的工匠,就发小宇宙暴发。他们肯定会在各自的领域,加速科技的进步。重商兴商,只是手段,只是重匠,才是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
冉闵把冉明的公路计划书,看得非常仔细。当然,冉闵需要公路,特别是那种六百里货运可是一日到达的高速公路!冉闵让魏猛制作的四轮双桥式减震,并且采用滑动轴承的精钢车轮,载重可以高达六千八百斤,一辆四轮两驾马车几乎是现在目前普通两驾马车的五倍多,人力车的十二倍多。
要是按照平时的速度运输,特别是人力双轮车,一辆满载也不过装四石粮食,六百里就需要走七至八天,而且还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两个车夫按每天一斤半粮食消耗计算,路上就需要吃掉二十多斤。如果是两驾马车,六百多里,虽然可以在三至四天内到达,可是战马每天需要吃掉三顿草料,每天消耗一十二斤,用马车运输,时间虽然快了,但是消耗却增加了。
冉闵需要公路,当然冉闵不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而是从单纯的国防战争的角度考虑。冉闵的整体魏国国家防御体系,迫切需要这种运输量大,不受天气气候原因制约的运输线。如果魏国全国都是这样的交通线,冉闵在边境既不需要集结重军,而且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