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程志儒学理论有限,在释道方面借用唐朝大儒韩愈的原道一文)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何承天这一番演讲,虽然中心思想是复古崇儒、攘斥佛老,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醉书楼小说网,轻松阅新体验WWW.zslxsw.//com]然而何承天必竟年轻气盛,这一番言论,不仅是炮轰佛教,而且还炮轰道教。何承天以为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传;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须把和尚、道士还俗为民,烧掉佛经道书,把佛寺、道观变成平民的住宅。发扬先王之道作为治理天下的标准,使鳏寡孤独、残疾以及长年患病的人得到照料,这样做大约也就可以了!
五胡乱华以来,儒家大衰,南方道教兴起,北方因石虎信佛,所以佛教在北方兴起。别以为佛教就是教人向善的,事实上宗教就没有一个好玩意,都是一群蛊惑人心的寄生虫。
随着何承天的那篇卫道功莫大焉的文章,让何承天成为儒林新秀,结果这一篇释道文出,就足以奠定其大儒的身份。
当然在铜雀台这下更热闹了,此时台下的听讲的原本也有道家弟子,也有不少佛家,他们本身是想开好戏的心思来的,没有想到这把火居然烧到了他们身上。不待王猛辩论,底下的佛道两家就开始骂开了。
“巧言令色!”
“胡说八道!简直狗屁不通!”
所有人的目光霎时间凝聚在了这个人身上,只见他其貌不扬,身形枯瘦,不过一双眼睛,神采充足。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冉明内定的下一代顶替葛洪成为道教教主的杨羲。
杨羲冲着四周拱拱手,然后落落大方的说道:“我华夏的确有国将不国的时候,山河破碎,百姓任人宰割。不过那不是眼前,而是前晋年景。如今陛下励精图治,匡扶汉家江山,恢复社稷,在贫道眼里看到的是大兴,看到的是天下终于要太平了,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