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要去来州做吉祥物,鼓舞士气,告诉宇文虚中御驾亲征,自己要做些什么。
宇文虚中很想把自己耳朵堵住,这些话都有些僭越。
自己的陛下,直呼赵光义之名,让他有些唏嘘。
“朕就不一样了,朕也不标榜自己什么力大无穷,朕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非常清楚,同样啊,打仗的事,朕会听岳飞的建议,步步为营。反正种少保走后,就数他能打了。”赵桓对着宇文虚中非常诚恳的说道。
从自己睁开眼的第一时间开始,打仗的具体事务安排,赵桓都是让种师道和岳飞来。
自己又不懂这些,也没有喜欢指手画脚的习惯。
他去就是个大宋将卒们一个上个状态。
士气+10000。
对于作战来说,这足以改变战局!
他就是抱着抚慰三军的目的去的。
赵桓将自己的想法,没有多少保留的跟宇文虚中交涉了一下,但是宇文虚中还是摇头说道“官家想过没有,官家亲至来州城,若是辽阳打下来还好说,要是打不下来,官家,到那时,就难办了。”
“有话直说,没有外人。”赵桓对着宇文虚中直言不讳的说道。
文德殿里就一个赵桓,一个赵英,还有宇文虚中。这种奏对,连个记录都没有。
宇文虚中看官家这个势头,自己讲不明白,官家怕是还要亲征。
他想了想说道“当初太宗皇帝回到京中已经八月初二,先是贬斥石守信的西京行在留守的职位,再贬斥了彰信军节度使刘遇,同时因为北伐不利,连平定太原的赏赐都免了。”
“最后逼死了皇子武功燕王赵德昭。”
逼死皇子赵德昭?
【历史事件提醒赵德昭,乃是赵匡胤之次子,在赵光义登基之后,任京兆尹,等同开封府尹(储君),兼任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尉,行监国之事。这也是为何是皇子,而不是皇侄的原因。】
【赵光义兵败回京,不行从征失律之罚,不行太原之赏,赵德昭上书言事,赵光义大怒不已。】
【而赵光义双股中箭时,诸将找不到赵光义所在,书信京中,让赵德昭监国,随时准备登基事宜。】
【赵光义明旨待汝自为天子,赏未晚也!】
【赵德昭无法辩白,被逼无以自明,退回私舍之后拔剑自刎。】
赵桓挠头,他自己去欺负人家辽国孤儿寡母,被人家萧太后一个女人打的满地找牙,怎么就迁罪给大哥儿子了?
这个人,真的很有趣啊。
【历史事件提醒高梁河之战,宋军正面战场损失仅一万三千余名,辽国既胜,论功行赏时的军功仅仅下发了一万三千军功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