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只有两个相公的情况下,有时候首相会兼任史馆。目前韩琦却没有。
目前昭文相是韩琦,史馆相是曾公亮,出缺集贤相。
除去三位相公之外,还有参政知事若干名。
目前的参政知事是欧阳修,大伙儿都觉得他老眼昏花了,该退位让贤。
欧阳修也觉得自己下台的可能性最大,面色不禁发白。
赵曙看到了这些眉眼官司,但没管,他继续说道:“大宋越发的繁茂了,朕心甚慰……”
这是要夸赞我们的节奏啊!
群臣赶紧拱手,“陛下英明。”
这是程序,官家要夸赞咱们,那咱们就先夸赞他,也算是有来有往,君臣其乐融融。
于是人人面带微笑。
赵曙笑了笑,“诸位卿家政事繁忙……”
嘁!
群臣不禁一阵恶寒,闹半天官家竟然不是想夸赞咱们劳苦功高,而是要找由头说事啊!
“朕看了也心中感念,于是最近看了看,包卿……”
赵曙目视包拯,想起了这个臣子的宦途,不禁感慨万千。
包拯耿直,进谏从来都不留情面,对于君王来说很是难堪。
但他不但喷君王,还会喷群臣,喷见不惯的人事,一句话,这个天下就没有他不能喷的东西。
这样一个臣子,帝王大抵是最放心不过了。
但包拯毕竟是大宋第一喷子,那攻击力绝非浪得虚名,所以赵曙纠结了许久,这才下定决定把他提上来。
希望别把朕给喷的颜面无存吧。
包拯出班,觉得周围的目光都是灼热的。
他知道这些都是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羡慕嫉妒恨……这个总结的不错啊!
是了,是沈安那小子经常嘀咕的话。
他还说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嫉妒。
那小子!
包拯看了边上的沈安一眼,看到他喜气盈腮的模样,不禁有些伤感。
老夫这个宰辅他出了许多力,这个孩子……真的是有心了。
他想起了当年第一次见到沈安的场景,这个少年正在哄骗一群小贩。他带着妹妹在汴梁城中厮混,很艰难,但却胆大。
现在他的胆子更大了。
罢了,胆大就胆大,有老夫帮衬,想来能少些灾祸。
“包卿在三司勤勉,朕都一一看在眼中……”
赵曙看了蔡襄一眼,继续说道:“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朕以为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正道。包拯可为集贤殿大学士……入……政事堂。”
集贤殿大学士就是末相。
“陛下英明。”
群臣套路般的吆喝了一嗓子,然后冲着包拯拱手道贺。
“恭喜包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