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来到城头,清军已经开始了推土工事。
但此时的推土工事与以前完全是天壤之别!
他们在海城外两里多、近三里的位置,开始修建一道土墙,却并不是进攻姿态,而是准防守姿态。
土墙面对海城的这一面,竟然是一道深深的壕沟,许多真满洲大爷们都是不顾早上的闷热,一个个光着膀子拿着铁锹,卖力的在壕沟里干活。
而放眼望去,这道土墙工事极长,此时便已经绵延十几里,再外面,还有许多清军游骑正在指指点点,标记着什么,俨然是要把整个海城都围起来。
“主公,鞑子这是转性子了呀,呵呵,看来,这几年的教训,他们没白挨啊。”
李岩、杨忠良、李红云、赵增金、张龙、红娘子众人这时也赶了过来,参加早上的军议。
不知道是不是又新纳了个小妾的缘故,李岩的心情明显不错,字里行间都带着愉悦,根本没把清军围城当回事。
其余众将也都是如此,包括一直谨小慎微的红娘子也是一样。
这主要是良久之前,徐长青便一直在筹谋清军入境后的处理办法,此时,徐长青的‘乡绅团练政策’,早已经在山东,包括两淮等诸多地区开花结果。
此次清军入境,被破城肯定还是难以避免的,但他们再想克大城,像是曲阜、济宁这种,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而早在清军还没有入境之前,海城这边的警报便已经发往四方,清军想掠获人口也绝非是易事!
这便是话语权!
放在几年前,徐长青断然做不成这种庞大区域性的指引与命令,但此时,威望如日中天,又手握《海城早报》,在很大程度上,徐长青在民间的话语权,比之朝廷都要更大,更管用。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只要徐长青掌握着这个大方向,民间又早已经不禁刀兵,现实会让清军各部都好好喝上一壶的。
不过事态虽是尽在掌控,各人也都很轻松,徐长青却依然不敢怠慢,说笑几句后脸色便郑重下来“多尔衮他们长记性对咱们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清军此时不攻城,是想把咱们困在城里,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若无意外情况,咱们恐怕要跟他们在正面罡上一场了。政事署和军方必须要提前做出应对,做好预案!”
看徐长青正色,众人也都是正色起来,忙是恭敬点头称是。
此时不论是政事署的大佬们还是军方的将领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海城这些年滚雪球般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们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明白,清军围困海城,到底会给海城造成多大的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