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投效的高密郡主薄姓高名仲,字西舟,是高密本地人士,有着“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科举人的身份。{醉书楼小说网,体验最新最快阅读www.\\zslxsw.//com}
这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开始是施行“明经”和“进士”两科取士,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帝曾下诏举“贤良”,到了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举荐人才),到了杨广的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
而这所谓“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科,是指在大业五年(609年)正月,杨广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四科举人(推荐人才)。
高仲当初不过是高密县衙任职的典吏,正是的得了郡丞陆良的赏识被举荐为举人,后升任郡主薄,所以对高密郡的政务可谓是了如指掌,黄小刚与他大致摆谈了一下,便也料定此人绝对是个人才,当场便拍板给他定了七级公务员的资格。
“敢问监军,天凤军果真要行此‘均田免税’、‘天赋人权’之法么?”
高仲此人如今也是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但相貌相当的老成,唇下一部山羊胡须长逾半尺,加眉目也算清秀,看起来倒也是个谦谦君子。好书记得一定要分享哟,快去分享醉书楼小说网www.zslxsw.//com吧对于黄小刚直接给他定为七级公务员,每月食俸二百石,一年下来总计超过两千四百石,堪二品官员的待遇他倒是不以为意,反倒是问起了即将在高密施行的政策之事。
黄小刚也不客气,便也直言道:“高主薄可有话说?”
高仲也不客气,便也抚须道:“国朝(指隋朝)本行均田之策,却碍于宽乡狭县之故,乃有不均之患,民众本不虞田赋、庸调,只是苦杂徭与色役而已。监军之新朝行以户均四十亩免税之法,仅限一城一地倒也无碍,若是推及天下,则谬以!只怕日后,田赋杂徭之缺,加之庸调!”
黄小刚听来好笑,不过倒是觉得高仲的顾虑倒也是真的,他有这般考虑并且当面提出来,境界要笑而不语的裴晋高明多了,当即便也笑道:“高主薄不必为此忧虑,我天凤军新朝既定的经济运行模式,此时三两句话也还掰扯不清,所以我只能给你一句套话,便是将来的事,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