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灵依依不舍地离开,宿舍成员已开始大侃中国历史,从炎黄时期开始侃大山,胡嘉裕是历史系的高材生,宿舍主讲,古灵、任亚杰历史书也看得不少,还能充个助教,历史系的郭昊的专业水平却连社会系的吕任波都不如,他最近的心思集中在男欢女爱的文学上,因为要追一个新闻系的女生,胡嘉裕的历史观点与主流历史学动辄相左,大有重编历史教科书的倾向。任亚杰、张彬玮则极力维护主流论调,古灵的观点是“反正都一样,无是无非,今以为是者,昔日以为非,今日以为非者,后日以为是也可能。世间是非皆在一张嘴。”
历史评价尚带有阶级Xing、时代Xing和主观Xing,而某些哲学问题却是终极Xing的、超阶级、超时代的,比如关于时间与空间问题。西方哲学老师在讲古希腊芝诺困难之前,先列出《庄子•天下篇》中的一个观点,“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现实中的时间与空间是否像数字一样可以被无限分割,存在着无穷小?”西哲老师让同学们讨论。
同学们均认为时空可以被无限地分割,就像正数可以无限地接近于零一样,唯有古灵提出异议,古灵的观点是“现实中没有那么锋利的刀去将时空无限切割,没有被证实的东西,不能被认为是真理,如同爱因斯坦的超光速奔跑会导致时间逆转一样,仅存在于人的思维当中,无论说可以或不可以都是错误的。”
同学们一阵笑,西哲老师点点头,“这位同学已经具有了芝诺般的质疑精神,来看看芝诺是如何质疑时空的无限可分割Xing的。”
古灵支楞起耳朵,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截线段,标上AB两端,“现在,首先来谈空间,假如一个物体若要从A点移动到B点,是否要先经过A与B的中点C呢?”
老师在线段中间点了一个C,同学们点头。
“那么若一个物体要从C移动到B,是否要先经过C与B的中点D?”
老师又从C与B的中间点了一个D,同学们又点点头。[www.zslxsw.com]
“那么若一个物体要从D移动到B,是否要先经过B与D的中点E?照此逻辑推,要想从E动到B,还要先经过一个中点F,接着是G,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它就永远不能到达B点。”
“而现实中位移确实存在呀!”有同学讲道。
“对呀!”老师用粉笔在线段上划了一下,“假如从逻辑上空间可以无限分割,那物体就到不了任何点,光是这个中点就困死它,所以空间在逻辑上是不能被无限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