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全新的航空工业产业链难度实在太大,哪怕是现在可以把Y-6按图索骥制造出来,很多配套子系统也不是量产型的,在成本方面根本就是研发性质,完全没有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控制,这方面自然是直接先买成品过来最优。
简单来说,现在高建武的团队什么都要做,你看一个起落架得投入一批人,航电也要投入人,发动机也需要投入人。
倒不是说发动机不用自己研发,而是现在基础要批量化生产属实有巨大困难。
如果能先买来组装那就简单多了,可以一边组装一边研发打造生产线。
就运六那个螺旋桨活塞发动机,对于现在技术难度是不大,有了野马战斗机的基础,制造这种活塞式发动机方面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这玩意已经落伍了不说,高建武手中可是还有F-4这种喷气战斗机的喷气发动机技术需要进行研发。
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话,多少人都不够用,所以对于这种成熟产品,很快就要淘汰的技术,高建武就不太想投入更多研发了。
如果等过几年,高建武的电子产业成规模,特别是从晶体管计算机第一代研发出来,迭代到8080半导体计算机后,航电这块高建武也能弯道超车,完全超越现在电子管航电的水平,电子管航电系统到那个时候也将过时了。
所以重复研究现在这种电子管为主的航电也没啥前途。
研发投入要用到刀刃上面去。
只不过高建武现在急需Y-6打造出来,搞出自己的空中运输力量,否则这一块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能从史密斯这里获得外购子系统,那就很快形成量产规模。
Y-6虽然不够高大上,但是现阶段还是很管用的。
“高,你知道我是航空工程师出身,要从头建设一个航空器制造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史密斯没想到高建武还盯着自己,“现在我还在服役期间,肯定没法来同你一起做这件事,不过我可以邀请一些朋友同你一起合作。”
史密斯松口道。
“那就太好了。约翰,这件事我们可以立即操作起来,你有哪些朋友请介绍给我们,我们在北美立即成立一家航空产业链公司,放心,等你退役,这个公司的CEO肯定给你留着,我们是并肩作战的老朋友,在这方面,我肯定更相信老朋友。”
高建武高兴地说道,他拉史密斯最大的目的无非就是这一点,看中了他身后深厚的航空业人脉关系,现在史密斯位高权重,他说的话对于航空界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