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世说: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
苏辙说苏軾:其於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於敢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於世,然终不以為恨。在苏軾行跡所到之处都被民眾纪念,如黄冈、杭州、海南岛等地区,都有苏軾的祠庙。
宋高宗追赠其為太师,諡為文忠。
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為不然。彼其老於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黄庭坚给苏軾的輓联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陆游评苏: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於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元好问: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
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其初果欲被管弦。
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於文字之為工,不得不然之為工也。
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性情。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亦有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
王士禎: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琐琐与柳七较錙銖,无乃為髯公所笑?
袁枚评苏诗: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於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
王鹏运:北宋人词,如潘逍遥之超逸,宋子京之华贵,欧阳文忠之骚雅,柳屯田之广博,晏小山之疏俊,秦太虚之婉约,张子野之流丽,黄文节之雋上,贺方回之醇肆,皆可模拟得其彷彿。
唯苏文忠之清雄,夐乎軼尘绝世,令人无从步趋。盖霄壤相悬,寧止才华而已?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恆流所能梦见。词家苏辛并称,其实辛犹人境也,苏其殆仙乎!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詰,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钱穆: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