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然而适得其反,这加剧了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的离心,削弱了林丹汗的号召力。
信奉黄教的人明显远多于信奉红教的人,这样更改教派,不是把大部分人往外推嘛。
如果是韦宝选择,情愿中立,既尊重红教,也尊重黄教,并不表露个人信仰,估计都会比现在的局面好的多。
次日,韦总裁将山海关军区的五个步兵旅都派了出去,并且从韦家庄调来一个旅,负责护卫山海关城池。
三万多人,步伐整齐,浩浩荡荡的出关,引来大批围观者。
“从来没有见关内出这么多人过,韦爵爷就是不一样。”
“要我说,大明只有韦爵爷是真心为朝廷,为老百姓的,这些人马都是韦爵爷的人啊,以往的守将既没有这么多人,也舍不得把人都派出去。”
“这里怕是有五六万人吧?”
“七八万都少说了。”
“感觉有十万大军!”
五个旅,还要减掉一支已经提前出关的骑兵团,实际上就只有三万出头。
但是宝军步伐整齐,姿态雄武,给人感觉数量很多,而且是源源不断。
这种势头,别说老百姓没见过,蓟辽督师府的官员和将领们也没有见过。
之前私下议论韦宝把持军权,只是为了个人利益,现在这些人没话说了。
因为韦宝是真的拿出人马去打仗了,打仗就是烧钱,朝廷最怕养军队,养了一大堆军队,却又往往不敢调动。
因为旧时军队,不管哪一个朝代,都有一个陋习,就是调动大军得首先给一笔不菲的开拔费。
直到民国都是这么个状况。
但宝军没有这个问题,宝军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军人是有工资收入的,而且从来不拖欠。
打仗并不会额外给钱,不过打仗的话,容易立功,军功章是伴随丰厚奖励而来的。
一般不会强调个人荣誉,一般都是以连队,营一级,团一级为单位,给予集体功勋的奖励。
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团里面,或者旅一级的单位,会给出个人贡献奖励。
“小宝,你这是派出去了多少人?”孙承宗这回第一时间观看,并且陪着韦宝给大军送行。
“全部的兵力!我另外掉了韦家庄的庄丁来保护山海关。”韦宝道。
“全部的人都派出去了?那不是六万?”孙承宗暗暗吃惊。
韦宝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